郭志聪

作品数:10被引量:7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长治医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生产力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思想政治教育邓小平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思想教育研究》《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浅析后现代哲学的多元论思想被引量:1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6年第4期58-60,共3页郭志聪 王必胜 
多元论是后现代哲学最本质特征之一,它的出现是西方文化思想界、西方传统形而上学一元论在现代主义运动中逐渐弊端弥生、陷入困窘之后的一个反动。它是一把双刃剑,你可以把扫荡陈规陋习、推陈出新的功劳归于它,也可以把瓦解文化秩序、...
关键词:后现代哲学 多元论 现代主义 功劳 罪责 
应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5年第2期109-110,共2页郭志聪 石龙虎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就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大学 生思想政治教育做出全面部署。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 育工作中发挥着极为...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课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功能 
公共课哲学教科书体系存在的缺憾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2年第10期111-112,共2页王必胜 郭志聪 
十五期间山西省普通高校思想教育第一批研究课题 :"‘两课’教学内容系统结构研究--拓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讲授视野"的研究成果之一
目前 ,在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的教学中 ,由于教材体系存在的诸多缺憾 ,影响了教学效果 ,也影响了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精髓的领悟。编写一部适应现代哲学教育的好教材已迫在眉睫。
关键词:公共课 马克思主义哲学 教科书 体系 缺憾 
马克思主义哲学现状研究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2年第6期20-21,共2页郭志聪 石龙虎 王必胜 
十五期间全省普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第一批研究课题"‘两课’教学内容系统介构研究--拓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讲授视野"
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体系即苏联版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总体上没有充分展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经过 2 0多年对传统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反省 ,我们在哲学理念上发生了重大变革 ,挣脱了“苏联教科书”框架的束缚 ,进而又进一步走出...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 传统教科书 模式 理念 现状 
生产力标准理论的形成及发展过程研究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2年第3期4-5,共2页郭志聪 王必胜 
生产力标准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重要原理之一 ,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都曾从不同角度提出过生产力标准思想。本文对邓小平生产力标准理论的发展过程作了较详细的考察和论证 ,以便能准确地理解和科学运用这一理论。
关键词:邓小平 生产力标准 理论 形成 发展 
关于“科学”的社会属性的界定——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学难点问题探讨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1年第3期22-24,共3页郭志聪 张富明 
按教科书所讲 ,科学是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 ,生产力是属于社会存在的范畴。然而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论断 ,在理论上早已达成共识 ,那么 ,如果我们承认科学是生产力 ,是否混淆了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的界限 ?科学究竟应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 ...
关键词:科学 生产力 社会存在 社会意识 科学本质 社会功能 
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被引量:4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1年第3期62-63,共2页石龙虎 郭志聪 
思想政治教育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最主要功能。这一功能发挥得如何 ,是衡量与评价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的主要标准。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的必然要求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课 思想政治教育 教学 中国 素质教育 
浅谈毛泽东经济思想的哲学基础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0年第7期3-6,共4页郭志聪 
毛泽东哲学思想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经验的哲学概括和总结,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应用和发展,是整个毛泽东思想的理论基础,也是毛泽东经济思想的理论基础。毛泽东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于经济工作,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
关键词:经济思想 实事求是 基本矛盾 群众观点 辩证法 
谈谈创新人才的素质及其培养被引量:2
《思想教育研究》2000年第5期34-35,共2页王瑞珍 郭志聪 
关键词:创新人才 邓小平 毛泽东 创造型人才 青年大学生 创新式教育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难点问题探析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2期47-50,共4页张富明 郭志聪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 ,在理论上早已达成共识 ,但在实践中还存在着一些难点。社会科学是不是生产力 ?科技进步与社会进步的关系怎样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与“科学技术决定论”区别何在 ?搞清这些问题 ,不仅是理论探讨和教学的需要 。
关键词:科学技术 生产力 生产关系 社会科学 社会进步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