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志平

作品数:15被引量:28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赣南师范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辞格修辞学辩证思维口语交际语文新课标更多>>
发文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牡丹江大学学报》《江西社会科学》更多>>
所获基金:江西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研究课题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王易与《修辞学通诠》
《牡丹江大学学报》2007年第10期3-4,13,共3页钟志平 
王易是中国现代修辞学的开拓者之一。他自幼即显露了文学才华,长年在中学、大学任教,治学严谨,著述甚丰,《修辞学通诠》是其修辞研究的代表作。《修辞学通诠》较具特色的内容主要有:言意观;动情说;辞藻论;文体风格论;辞格论。
关键词:王易 修辞学 通诠 辞藻 文体风格 辞格 
中学语文教师口语应对能力的培养
《江西教育科研》2007年第5期59-60,共2页钟志平 
口语应对能力是中学语文教师口语交际技能的一种重要能力。要提高口语应对能力,必须培养良好的听知能力,还要注意交际对象和交际动机,注意交际的语境。除此之外,还必须掌握合作、礼貌、得体等原则。
关键词:语文新课标 口语交际 应对能力 语用原则 
正确认识和评价王易的修辞观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67-69,共3页钟志平 胡艳云 
江西省度高校人文社会科学规划课题(Yy0605)
王易是我国现代著名的修辞学家,他对中国现代修辞学的贡献主要表现在:构建了中国现代修辞学史上第一个完整而独立的修辞学系统;最早明确了修辞学的研究对象;对语体、风格的研究较具特色;对汉语辞格进行了较深入地研究;运用辩证法研究修...
关键词:王易 修辞观 修辞现象 语体 辞格 
浅谈师范院校普通话教学改革的若干问题被引量:4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125-127,共3页钟志平 胡艳云 
江西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研究课题"关于改革;强化师范院校学生的‘三字一话’技能教学和训练的研究"成果之一
师范院校的普通话教学亟待改革,在改革中要注意解决三个问题:一是课程目标的定位。此问题直接影响该课程的教学与评估。二是教学观念的更新。在普通话教学中,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促使学生确立法制观念、职业语言观念。三是教学内容的更...
关键词:师范院校 普通话 课程目标 教学观念 教学内容 改革 
中学语文教师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被引量:5
《江西教育科研》2006年第12期65-66,共2页钟志平 
口语表达能力是中学语文教师口语交际技能的重要能力。培养口语表达能力,必须掌握基本的口语表达技能、基本的口语交际类型及常用的态势语。培养口语应对能力,必须注意交际的对象,交际的语境和交际的动机。除此之外,还必须掌握基本的语...
关键词:语文新课标 口语交际 表达能力 
简论王易的辞格研究被引量:1
《修辞学习》2006年第6期56-58,共3页钟志平 
2006年度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王易修辞思想研究"(课题编号:Yy0605)成果之一。
王易在《修辞学通诠》中对汉语辞格的研究已达到相当的水平,他对辞格的分类及分类的标准是颇有见地的。在辞格研究中,王易注意借鉴、继承中外修辞学的成果,注意运用比较方法分析辞格,对辞格的描写分析较深入细致,对后来的汉语辞格研究...
关键词:王易 修辞学 辞格研究 特点 
关于来自汉语词语的字母词的规范问题被引量:10
《修辞学习》2006年第1期34-36,共3页钟志平 
字母词多数来自外来词,也有一些来自汉语词语。来自汉语词语的字母词存在如下一些问题:识别问题,读音问题,表义问题,简缩方式问题。另外,使用这类字母词还违背有关法规和常理,又不具必要性,故建议汉语词语不要简缩成字母词。
关键词:汉语词语 字母词 学术思想 词性 学科建设 
简论王易的语体风格研究被引量:2
《修辞学习》2005年第2期51-53,共3页钟志平 
王易在其代表作《修辞学通诠》中对语体、风格的研究,至今仍对我们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其特点表现为:1、著述承前启后,对我国修辞学的语体、风格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2、论据充实可信,书中列举的用例多而典型;3、观念超前、创新。王易首次...
关键词:修辞学 语体风格 列举 论据 代表作 用例 观点 典型 超前 承前启后 
精英人物与成语被引量:1
《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2004年第10期83-85,共3页钟志平 
关键词:精英人物 天生尤物 超今冠古 贡禹弹冠 映雪读书 鸿儒硕学 东周列国志 添兵减灶 秦皇汉武 柳骨颜筋 
简论王易《修辞学通诠》的特色
《江西社会科学》2004年第9期219-221,共3页钟志平 
王易的《修辞学通诠》是我国现代修辞学中的一部重要著作,它的学术价值和特色主要表现为:创建了我国现代修辞学史上第一个完整而独立的修辞学体系;运用唯物辩证观研究修辞现象;在当时提出了一些新观点、新理论,并影响至今。
关键词:修辞学体系 修辞现象 消极修辞 积极修辞 辩证思维 文体风格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