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宇娜

作品数:28被引量:44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广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歌唱声乐论著演唱壮族民歌声乐更多>>
发文领域: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黄河之声》《家教世界》《渭南师范学院学报》《大众文艺(学术版)》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广西教育厅科研项目新世纪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科学视野下的声乐演唱
《歌唱艺术》2021年第9期11-15,共5页党宇娜 
大多数声乐人认为进行歌唱活动的乐器是人体器官,看不见、摸不着,易抽象、难具象,所以,歌唱的科学性研究,似乎是一个很容易被忽略的问题从学术意义上来看,声乐艺术是一门学科,它需要对演唱者积累的经验进行梳理、总结,特别是一些超越常...
关键词:声乐演唱 声乐艺术 人体器官 歌唱活动 具象 学术意义 科学视野 不断探索 
文化变迁视域下的中国民歌流变被引量:2
《歌唱艺术》2020年第4期37-41,共5页党宇娜 
2017年广西师范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立项“广西民间音乐资源与高师声乐课程开发实践研究”的阶段性成果,编号2017XJGZ16;2018广西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课题"广西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研究"的阶段性成果,编号JGY2018024。
“文化人类学家普遍认为,一种文化或者说某一个人类群体的文化是由各种文化要素所构成的,它是各要素构成的统一体或整合系统,而不是若干文化要素的偶然堆积。在文化要素聚合的长河中,不同的文化要素交互作用,不断加入新的要素,摒弃旧的...
关键词:中国民歌 文化人类学家 文化变迁 整合系统 人类群体 要素聚合 交互作用 视域下 
一山一水一世界,一唱一演一天地——访广西文场传承人李伟群
《歌唱艺术》2019年第12期47-52,共6页党宇娜 
李伟群,国家一级演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广西文场”传承人,现任广西曲艺家协会名誉主席。她所演唱的广西文场《奇山秀水美桂林》《定能战胜顽敌渡难关》《贵妃醉酒》《晴雯补裘》等曾被录制成DVD、唱片和磁带在全国发行,亦有《仙...
关键词:广西文场 国家一级演员 《贵妃醉酒》 曲艺家协会 奇山秀水 名誉主席 画中游 
歌唱的认知地图
《歌唱艺术》2019年第10期14-18,共5页党宇娜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壮族民歌演唱艺术研究”的阶段性成果,编号15BD051
声乐作为一种抽象的、注重主观能动性的艺术创作活动,学习者的认知与思维发展水平往往决定了其实践能力的发展水平,遵循学科特性、善于自我调整、能灵活运用各种学习手段的学习者才能逐渐脱颖而出。本期《歌唱艺术》编辑部特约请相关专...
关键词:认知地图 歌唱艺术 学科特性 艺术创作活动 自我调整 认知原理 有效运用 声乐教学 
口述史视野下的壮族民歌历史文化研究被引量:2
《歌唱艺术》2019年第7期36-41,共6页党宇娜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壮族民歌演唱艺术研究”之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5BD051
壮族民歌承载着壮族历史文化的集体记忆,'秦朝统一岭南,由于‘大传统’~①场域的汉文化渗透,造成壮族人不得不从‘他者叙事’的文献中去寻找自己‘失落的记忆’。'~②'壮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早在10万至6万年前其先民就生活在今岭南一...
关键词:壮族民歌 口述史 壮族音乐 历史文化研究 
回到人声的起点,人类学视域下的“歌者观照”——以壮族民歌研究为个案被引量:1
《歌唱艺术》2019年第1期37-41,共5页党宇娜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壮族民歌演唱艺术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5BD051
由于“人类既是文化的创造者,又是文化的创造物。我们一面为了生存而创造和发展文化,一面又按文化的规范和价值来实现我们的生存”,因此,人类学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分为两大部分,即文化人类学和体质人类学。壮族歌者,作为“歌”的载体...
关键词:人类学视域 民歌研究 壮族 歌者 文化人类学 人声 个案 观照 
从原生到重构看壮族民歌的历史与变迁被引量:5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7年第7期73-78,共6页党宇娜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壮族民歌演唱艺术研究(15BD051)
翻开壮族的历史,无论是文化传承、民俗风情还是情感交流,民歌都是嵌入其中的。民歌表情传意的艺术形式和功能,使我们无不感受着壮族诗性思维的极度浪漫。然而,伴随周边社会语境的变迁,壮族这种原生民歌的诗意表现方式却在逐步弱化,取而...
关键词:原生 重构 壮族民歌 变迁 
民族音乐学视域下的声乐教学研究
《歌唱艺术》2017年第2期32-35,共4页党宇娜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壮族民歌演唱艺术研究"的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15BD051
一、歌唱的“认同” 歌唱作为人类社会独特的情感表达方式,是人类语言的拓展和延伸,是人类更深层次情感的交流。因此,歌唱的本质离不开“人”。语言是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是抽象思维和灵活发音的共同运作。在歌曲演唱过程中,
关键词:声乐教学研究 民族音乐学 情感表达方式 视域 人类社会 人类语言 符号系统 音义结合 
多元视野下的女性音乐研究——以广西平果嘹歌中的女性演唱为例
《艺术评鉴》2016年第24期59-62,共4页党宇娜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壮族民歌演唱艺术研究"(编号15BD051)的阶段性成果
民歌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内容,是与民间习俗依附共生的。少数民族民歌常常是族群"原始共同面目"的代表。音乐是集民事、民意、民情、民风、民俗、民艺为一体的复杂现象,有着极为广泛的指喻和意义。1少数民族音乐作为民俗文化的重要表现...
关键词:多元视野 女性音乐 平果 嘹歌 
广西田阳壮族师公调探析
《大舞台》2015年第9期126-127,共2页党宇娜 
广西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青年专项项目"广西田阳壮族民歌演唱艺术研究"。项目编号:QNZD13007;广西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广西民族音乐舞蹈研究团队"建设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TD2011017
本文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从田阳壮族师公调音乐的本体入手,对其唱词的创作手法与体裁、曲调特点、目前的尴尬处境进行了细致的分析与思考,旨在借鉴当代音乐学的研究方法,探求存在于不同语境里的师公调的存在理由和发展前景,为推动少数...
关键词:田阳 壮族 布洛陀 师公调 考察与思考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