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枫耘

作品数:11被引量:4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北京教育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招生政策干部培训教师培训高等教育资源就业前景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北京教育(高教)》《中国考试》《中小学管理》《北京教育(普教版)》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积60年厚德 成学院精神——纪念北京教育学院建院60周年被引量:1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3年第6期3-6,共4页刘枫耘 
自1953年成立以来,北京教育学院已走过了60年。60年中,一代代学院人以扎实的教育理论功底、高远的教育理想和艰苦奋斗的精神,不断推进着学院的发展。形成了以信仰坚定、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拼搏精神,追求真理、求...
关键词:北京教育学院 学院精神 传承 
坚守“学员本位” 彰显培训价值——感悟北京教育学院的培训专业特质
《中小学管理》2013年第12期43-44,共2页刘枫耘 
北京教育学院在60年的基础教育干部教师培训历程中,逐渐形成了鲜明的专业特质:在多维需求中强化培训的专业定位,"一切为了学员"的专业理念,"理论结合实践"的专业能力,持续创新培训形式的专业活力,提供面向全国的专业支持,使培训事业薪...
关键词:干部培训 教师培训 专业特质 “一切为了学员” 培训模式创新 北京教育学院 
文化传承:校长教师培训的“必修课”
《中小学管理》2013年第2期49-49,共1页刘枫耘 
文化建设与文化传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文化建设与文化传承的紧迫任务,要求“把文化建设内容纳人干部培训计划和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教学体系”。基础教育在文化传承中承担着重要的使命,这对中小学...
关键词:中小学校长 文化传承 教师培训 必修课 文化建设 基础教育 六中全会 干部培训 
高校人才工作的几个主要着力点——兼谈北京教育学院人才队伍建设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第6期25-30,共6页刘枫耘 
高等学校的人才队伍建设要以科学人才观为指导,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以人为本,尊重人才。北京教育学院为实现建设"特色鲜明、品质卓越,国内示范引领、国际开放合作的首都基础教育校长教师培训高地和党建研究中心",确立了优先发展、高端...
关键词:高等学校 人才队伍建设 科学人才观 人才工程 
高校实现党务管理专业化的途径被引量:1
《北京教育(高教)》2009年第6期19-20,23,共3页刘枫耘 
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是有效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作为高校党务工作者,研究实...
关键词:管理专业化 高校党务 改革创新精神 社会主义民主 教育事业发展 党的建设 政治制度化 党务工作者 
做好校长教师培训工作 促进学院科学发展
《北京教育(高教)》2007年第7期48-49,共2页刘枫耘 
北京教育学院是从事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校长教师培训工作的专门机构,因此我们要在科学发展观引领下做好校长教师的培训工作。
关键词:教师培训工作 北京教育学院 科学发展观 校长 基础教育 职业教育 专门机构 成人教育 
瑞典社会民主工人党的执政特点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34-38,共5页刘枫耘 
马克思、恩格斯创造了国际工人阶级的组织—共产国际,马克思、恩格斯去世后,共产国际分裂成两大阵营,一个是以前苏联为代表的越南、中国、朝鲜等共产党执政的共产党阵营,一个是以英国工党、德国社民党、法国社会党、瑞典社会民主工人党...
关键词:瑞典 社会民主党 执政 特点 
论成人高等学校招生改革被引量:2
《中国考试》2005年第7期10-14,共5页刘枫耘 
成人高等学校的招生工作及改革在社会关注度上远不及普通高等学校.究其原因。普通高校无论是在知识传播还是在知识创新上都站在社会的最前沿。在培养人才、输送人才方面发挥着主渠道作用,人们把上大学深造、实现人生目标的主要起跑线...
关键词:成人高等学校 招生改革 成人高校 普通高等学校 招生工作 高等教育资源 成人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改革 普通高校 主渠道作用 知识创新 知识传播 培养人才 就业前景 基础教育 人员要求 教育需求 学习方式 组成部分 招生政策 
转变教育观念 深化教育体制改革
《北京高等教育》2000年第10期30-32,共3页刘枫耘 
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将以知识和高科技为发展支点,经济将实现全球化,中国将进人世界市场,参与国际竞争。历史的飞速发展,已经不容分说地把我们卷进挑战的旋涡。科技的竞争、经济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
关键词:教育体制改革 转变教育观念 深化教育 知识经济时代 以人为本 终身教育体系 教育市场 经济增长 多种办学形式 开发人力资源 
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北京高等教育》2000年第5期40-42,共3页刘枫耘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写入教育方针,为中国进入新世纪的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在此,笔者想就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考试制度改革的关系谈...
关键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招生制度改革 培养学生 考试机构 考试内容 教育目标 学习方法 教育方针 知识经济时代 教育改革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