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林东

作品数:14被引量:28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近代物理学实证主义恩格斯自然观自然辩证法更多>>
发文领域:自然科学总论哲学宗教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发文期刊:《哲学研究》《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自然辩证法研究》《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培根名言“知识就是力量”三解——兼论弗兰西斯·培根的宗教观对其知识观的影响被引量:11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39-46,共8页周林东 
先揭示出"知识就是力量"这句培根名言的出典语境,并依此语境又把它解读为"知识就是能力"。同时,通过对培根时代科学不发达状况的分析,进一步论证了培根不可能在当时提出"知识就是力量"这样具有超前意识的命题。即使把这个命题改读为"知...
关键词:知识就是力量 培根哲学 解释学 
解读“自然辩证法”被引量:3
《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2001年第1期174-202,379-382,共33页周林东 
本文解读"自然辩证法"的工作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一、考察"自然辩证法"这一名称的由来。恩格斯并没有用"自然辩证法"来命名他的整部有关"自然科学的研究"的手稿,他对自己研究的总提法是"自然科学的辩证法"和"自然科学的研究",马克...
关键词:恩格斯 马克思 自然辩证法 人化自然 自然观 
汤川秀树和创造教育
《教育科学论坛》2001年第7期17-24,共8页周林东 
汤川秀树(1907~1981)对于大多数国人来说,至今还是一个比较陌生的名字.他于1949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成为日本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第一人.
关键词:汤川秀树 创造教育 介子理论 物理学家 基本粒子 直觉顿悟 教育界 日本明治维新 常规科学 西方人 诺贝尔科学奖 立体几何 空间几何 几何学 独创性 小说 理论物理学 
对科学主义的批评要慎重被引量:2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2期10-11,共2页周林东 
关键词:科学主义 马克思主义 社会研究 人文知识分子 自然科学家 人文学者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社会科 唯物史观 社会发展 
新科技革命与唯物史观的新发展被引量:1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1994年第1期27-32,共6页王淼洋 周林东 
新科技革命与唯物史观的新发展王淼洋,周林东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以唯物主义历史观为其理论基础的。而邓小平在创立这个理论的同时也发展了唯物主义历史观。一、科技革命和历史观的革命唯物主义历史观的产生是历史观的...
关键词:向社会主义过渡 新科技革命 邓小平 唯物史观 发展生产力 科学的历史观 生产关系 唯物主义历史观 近代科学技术 生产力发展 
评西方科学哲学的现代研究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1990年第2期67-73,共7页周林东 
科学哲学是以科学为对象进行研究的哲学。它是一种对科学的哲学反思。目前,虽然有各种不同的科学哲学的定义,但是人们关于它的学科性质的理解却是一致的,亦即它明显具有认识论的性质。在西方,从培根、笛卡儿一直到康德和穆勒乃至马赫和...
关键词:西方科学哲学 反实在论 彭加勒 夏皮尔 科学合理性 哲学反思 古典研究 劳丹 证伪主义 预设主义 
汤川秀树的科学哲学思想
《哲学研究》1989年第5期46-52,共7页周林东 
汤川秀树是日本的第一个诺贝尔奖获得者。作为一个物理学家,他在国际上享有崇高的声誉。英国著名科学哲学家卡尔·波普曾将汤川秀树的介子理论看作如同狄拉克的反粒子理论那样的“在预测以前不曾想到过的东西方面的新成功”([1],p.348)...
关键词:思维方式 三阶段论 汤川秀树 倾向性 桑塔亚那 科学哲学思想 兴趣 方法论思想 卡尔·波普 介子理论 
汤川秀树和日本文化——一个关于科学文化学的个案研究的粗浅尝试
《自然辩证法研究》1989年第1期28-34,共7页周林东 
科学是一种文化现象。虽然我们可以从政治、经济等不同角度对它进行研究,但在某些情况下,这类研究并不能完全取代“文化学”的研究。其中,一个典型的个案就是日本的第一个诺贝尔奖获得者汤川秀树。从政治和经济的角度无法真正说明象他...
关键词:化学 科学文化 政治 个案研究 日本文化 获得者 角度 现实因素 经济形势 历史因素 
汤川秀树——东西方文化的伟大产儿被引量:2
《自然辩证法通讯》1988年第2期61-71,44,共12页周林东 
1949年12月10日,汤川秀树满面春风地从瑞典王储手中接受了该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他因提出介子场理论而对现代物理学所作出的贡献终于获得了世界公认。他成了日本的第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消息传到日本,举国轰动。首先受到鼓舞的,当...
关键词:汤川秀树 基本粒子 基础物理学 理论物理学 爱因斯坦 物理学家 现代物理学 相互作用 科学家 相对论 
全面理解列宁关于自然科学家哲学观的评价
《马克思主义研究》1987年第1期105-119,共15页周林东 
本文针对近年来理论界出现的一种观点,即认为列宁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中对马赫和彭加勒的批判过时了,不应当再坚持,因而列宁关关自然科学家的哲学观的一系列评价也都应重新考虑的观点,提出了不同的意见。作者认为对列宁的观点...
关键词: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现代自然科学 列宁 全面理解 唯心主义者 哲学思想 彭加勒 物理学唯心主义 哲学观 辩证唯物主义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