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宁

作品数:4被引量:4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辽宁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翻译非范畴化现实动因语言非范畴化翻译政治更多>>
发文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发文期刊:《南昌工程学院学报》《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安徽文学(下半月)》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4
视图:
排序:
语言非范畴化的特征及其产生的现实动因被引量:2
《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第3期329-329,共1页张宁 
语言非范畴化是指在一定条件下范畴成员逐渐失去范畴特征的过程。本文对非范畴化的含义及特征做了进一步的研究与分析,并提出几点促使其产生的现实动因,同时指出,非范畴化产生的最根本的动因在于认识的发展和思维的创新。
关键词:非范畴化 特征 现实动因 
从译者的“创造性叛逆”看译者的主体性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53-54,共2页张宁 
对于"谁是翻译主体"的问题,目前在翻译研究中还没有统一的认识。本文从译者的"创造性叛逆"这一问题出发,回答了"谁是翻译主体"的问题,从而得出"译者主体性"这一结论,并且简要说明了"主体性和主体间性"的关系,为进一步论述翻译的主体间...
关键词:翻译 创造 叛逆 主体性 主体间性 
浅谈翻译中归化和异化的对立统一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第5期67-,77,共2页张宁 
从直译与意译之争到归化与异化之争,翻译过程经历了一个从不自觉到自觉的过程,翻译理论得到了更进一步的深化。本文从归化/异化的内涵出发,分析了归化/异化的作用及其片面性,区别了归化和异化与意译和直译,得出了异化法将成为主导的结论。
关键词:归化 异化 直译 意译 
翻译政治的“三维空间”——佳亚特里·C·斯皮瓦克的“翻译的政治”及其他被引量:2
《南昌工程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50-52,共3页张宁 
从翻译的政治研究概况入手,通过对斯皮瓦克“翻译的政治”一文的分析,评价了斯皮瓦克理论上的贡献和不足,从而得出“翻译中的政治因素是影响翻译的主要因素”的结论,以期能对翻译过程起到指导作用,为翻译研究开拓一个新的领域。
关键词:翻译的政治 三面结构 女性主义 后殖民主义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