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育珍

作品数:23被引量:21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东华理工大学文法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改编评点汤显祖戏曲思想戏曲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文化科学艺术更多>>
发文期刊:《兰州学刊》《中国戏剧》《出版科学》《明清小说研究》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自度曲与咏物词:论曾巩《赏南枝》词的创作选择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6期508-514,共7页涂育珍 骆紫怡 
江西省社会科学“十四五”基金项目“北宋中期礼乐文化与词体批评研究”(21WX07)。
曾巩词作存世仅一首《赏南枝》,在两宋辉煌灿烂的词作中显得有些平平无奇。从词体的发展历程来看,曾巩这首以咏梅为主题创制的自度曲,其创调、咏物、用典、议论化手法等都呈现明显的文人化特点,体现了北宋词文体观念、创作方式和审美理...
关键词:曾巩 《赏南枝》 文人词 复雅 
稗官为传奇蓝本:论戏曲叙事对小说叙事的转化
《明清小说研究》2021年第2期226-239,共14页涂育珍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明清戏曲改编研究”(项目编号:12CZW036);江西省人文社科基地重点招标项目“晚明江右曲家郑之文《旗亭记》研究”(项目编号JD17006)之阶段性研究成果。
李渔指出“稗官为传奇蓝本”,传奇性既是小说和戏曲两种文体的文类和题材基础.也是不同文体间叙事思维的共性。戏曲改本将小说叙事转换为戏曲叙事,同一本事在不同文本中的迁移不仅是对故事类型和模式的承袭,也是主体精神和表达方式的置...
关键词:改编 传奇 小说 戏曲叙事 
诉诸场上:改编与明清传奇叙事格局的变化
《戏剧艺术》2020年第4期98-108,共11页涂育珍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明清戏曲改编研究”(12CZW036);江西省人文社科基地招标项目“晚明江右曲家郑之文《旗亭记》研究”(JD17006)的阶段性成果。
改编在叙述层面,主要指对传奇体制特有的叙事方式的改动,包括开场过场等各场面安排、脚色配置、曲唱、宾白和科介的关系等共同形成的叙事格局,具体表现了叙事意图的转变。脚色制的传奇叙事结构,在类型化人物设置中保证了人物形象的独特...
关键词:改编 戏曲 叙事 传奇 
“麻姑献寿”传说的形成和在文学文本中的传播被引量:3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1期12-16,共5页王昭宇 涂育珍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2CZW036)
麻姑是道教的著名女仙,其故事自魏晋时期就广泛流传,"麻姑献寿"是麻姑女寿仙的著名传说。文章以朝代为脉络,通过分析道教文学中麻姑女仙的形象、寿文化中麻姑信仰的传播,探讨"麻姑献寿"传说的形成时间和在文学文本中的传播历程。
关键词:麻姑献寿 传说 传播 
论王世贞诗乐相合的文体观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5期171-177,共7页涂育珍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明清戏曲改编研究"(12CZW036);江西省社会规划课题"中国词学评点研究"(10WX70)
王世贞的文学批评将"才、思、格、调"结合起来,通过辨体批评,确立文体典范,以文体"正变"为核心,贯通诗、词、曲诸多领域。王世贞论及诸文体的体性特征时,既强调复古、拟议古法,又主张通变、顺应性情;既强调骈俪、典雅,又主张从俗、近俗...
关键词:王世贞 词学 曲学 辨体 文人化 
中文专业“三维综合式”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东华理工大学为例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2期173-177,共5页涂育珍 
江西省高校教学改革研究课题"中文专业‘三维综合式’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XJG-14-6-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首先,梳理了实践教学模式的相关理论,以指导汉语言文学专业有特色的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与运用。其次,探索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解决的对策,借鉴以往或其他院校在实践教学上的有益经验,构建"三维综合式"实践教学模式。再次,论证了模式设...
关键词:中文专业 实践 教学模式 
论沈璟传奇《埋剑记》对唐人小说《吴保安》的改编被引量:1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2期118-121,共4页许勇强 涂育珍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明清戏曲改编研究>(12CZW036);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招标项目<明传奇与小说关系研究>(JD1151)的阶段性成果
沈璟的传奇《埋剑记》系根据《太平广记》中的小说《吴保安》改编而成。作者通过"增""衍""删""调"几种方法,使得戏曲无论是在情节结构、人物形象还是主题思想的表达方面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而这些变化从本质上说是与传奇生旦双线并进的...
关键词:《埋剑记》 《吴保安》 传奇 戏曲改编 
从《邯郸记》改编论冯梦龙崇北尊古的曲律观被引量:1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4期301-305,共5页涂育珍 施琴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明清传奇改编研究(11YJC751070);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招标项目:冯梦龙对汤显祖剧作的改编研究(赣教社政字51号)
冯梦龙改编汤显祖的名剧《邯郸记》为《邯郸梦》,收入《墨憨斋定本传奇》。冯梦龙通过改编文本,表达了崇北尊古的曲律观,并以此来规范传奇创作,《邯郸梦》改订的曲牌范式虽没有被曲家编订曲谱时采纳,但也不可完全否认其定曲体的文体意义。
关键词:《邯郸梦》 崇北尊古 曲律观 曲体 
1983—2013年《水浒传》英译研究综述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4期341-344,共4页陈诚 涂育珍 
检索了中国知网1983—2013年间刊登的所有有关《水浒传》翻译的期刊文章、硕士论文、博士论文,并对这些文章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内容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旨在对近三十年间《水浒传》英译的研究有一个大致了解。
关键词:《水浒传》 翻译 赛译 沙译 
《博笑记》中的荒诞色彩被引量:1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期162-166,共5页汪玉磊 涂育珍 
201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明清传奇改编研究>(11YJC751070)的阶段性成果
在明代繁多的传奇剧作中,沈璟的《博笑记》用二十八出叙述了十个长短不同、无内在连接逻辑的小故事。这些故事皆生发于明代中后期物欲横流的炎凉社会状况之下,虽是博笑之作,却无一不透露出当时文人的沉思、呐喊与彷徨,有强烈的荒诞化倾...
关键词:明中后期 荒诞 沈璟 《博笑记》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