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晶

作品数:16被引量:58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南昌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留守儿童高校伦理主体性社会公共更多>>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理论探索》《南昌工程学院学报》《青年发展论坛》更多>>
所获基金: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江西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上善若水”中的道德定力、道德交往与道德能动性
《水文化》2022年第5期21-27,共7页卞桂平 焦晶 
江西省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江西红色文化融入青年积极心态培育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1JY27);江西省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项目(2021)阶段性成果。
“上善若水”以天道明人道,是基于天人合一的道德心理学。“居善地,心善渊”隐喻随遇而安、厚积薄发的道德定力;“与善仁,言善信”提倡宽容厚德、仁爱慈善的道德交往;“事善能,动善时”主张等待时机、顺势而为的主观能动性。三者从不同...
关键词:上善若水 道德定力 道德交往 道德能动性 
社会公共信任建设中的伦理力被引量:1
《理论导刊》2021年第8期76-83,共8页焦晶 卞桂平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公共信任建设的伦理基础研究”(19BZX119);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年度项目“公共信任建设的水智慧研究”(JD19107)阶段性成果。
作为伦理实体与道德主体间的价值托付,公共信任建设目标在“信任”而关键在“公共”。基于此,社会公共信任建设中的伦理规范力要求伦理规范的设计要合情、合理、合时,强化伦理规范践行效果的监管与反馈,谨防知而不行的伦理伪善;社会公...
关键词:公共信任 伦理规范力 伦理监督力 教育实践力 道德引领力 
大学生传统文化认知特征的伦理实证分析——以“知行合一”为视角被引量:2
《青年发展论坛》2020年第5期76-86,共11页焦晶 
2018年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思政专项“新时代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与工作绩效关系研究——以本土心理资本为中介(SZZX1860)”;江西省教改重点项目“以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方法研究——以工科院校‘古典今读’通识任选课开设为例(JXJG-17-18-2)”阶段性成果。
“知行合一”的伦理进路呈现为三个阶段:“以行统知”的原始阶段、“知行分离”的伪善阶段、“知行合一”的自觉阶段。抽样调查显示:当前大学生的传统文化认知呈现“以行统知”的原始、自然特征,表征为“有行为—不认知”的伦理直觉。...
关键词:大学生 传统文化 直觉主义 知行合一 道德自觉 
新时代社会公共信任建设的伦理基础
《理论导刊》2020年第6期10-16,共7页卞桂平 焦晶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公共信任建设的伦理基础研究”(19BZX119)阶段性成果。
公共信任的核心要义是伦理普遍性,实质则是公众对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生活诸领域伦理普遍性诸形态的信任问题。政治领域公共信任建设的关键在权力,要强化规范性的伦理建构,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从严治党,确保权为民所用;经济领域公...
关键词:新时代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公共信任 伦理基础 
浅议立德树人:内涵、实质及要求被引量:17
《南昌工程学院学报》2014年第2期50-52,共3页卞桂平 焦晶 
南昌工程学院教改项目(2012-25)
"立德树人"是指作为起主导功能的教育者不断涵养内在品质,并能以身作则、身体力行,不断培育与社会发展相互适应的、起积极贡献的人才的过程。"立德树人"的主体关系是"主体间"的关系;"立德"与"树人"的关系是"德"与"得"的关系;"立"什么"德...
关键词:立德树人 内涵 实质 要求 
精神症候与消解路径:毕业生的就业心态分析
《南昌工程学院学报》2012年第2期72-76,共5页卞桂平 焦晶 
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课题(JXJG-10-18-20);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11YB234);南昌工程学院教改课题(2010-37)
面对就业难的现实困境,许多大学生滋生出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消极精神样态。其根源在于传统观念的影响、教育发展的滞后、市场机制的制约以及成长环境的变迁等多重因素的制约。重塑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弘扬主体性精神必然成为当下问题...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 心态 精神症候 
新生代农民工主体意识问题研究被引量:15
《理论探索》2010年第3期95-97,共3页卞桂平 张朝霞 焦晶 
江西省"十一五"教育规划项目(08YB086);负责人卞桂平
当前,新生代农民工面临着物化意识凸显、自卑心理强、务实精神不足等主体意识弱化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新生代农民工不断变迁的成长环境,不良的教育状况,消极的文化心理,以及现行体制的负面影响。为此,塑造新生代农民工的主体意...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 主体意识 原因 塑造 
农村留守儿童精神世界:困境与多方协同治理被引量:7
《湖北社会科学》2010年第4期171-173,共3页卞桂平 焦晶 
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08YB086)成果;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项目(ZX0707)资助
农村留守儿童精神世界所凸显的消极依赖意识、自我封闭意识、唯我独尊意识及放任自流意识等问题越来越突出,已逐渐成为影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潜在瓶颈。当前,塑造留守儿童的精神世界应该在转变家庭教育观念,着力提升留守儿童独立自主意...
关键词:留守儿童 精神世界 困境 协同治理 
教育主导关系调适的生态智慧被引量:2
《自然辩证法研究》2010年第3期125-128,共4页洪恩强 卞桂平 焦晶 
江西省社科规划项目(08SH41)阶段性成果;高校人文社科项目(JY0924);江西省教育规划项目(08YB086)资助
生态智慧作为一种致力于以整个生态系统及其存在物(包括人类)的整体利益为目标的价值伦理观的建设,主张整体性、关联性、共生性及具体性原则的致思取向,为实践中的师生关系研究创设了新型模式,从而实现了教育研究范式的转换。传统主客...
关键词:生态智慧 生态式教育 教育生态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现状、成因与对策——基于江西省部分市县的分析被引量:5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年第6期55-60,共6页卞桂平 焦晶 
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08YB086)
以江西省为例,通过对部分县市的调查分析发现,农村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习、心理等方面普遍存在着比较突出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是家庭、学校、社会及政府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协调合作。
关键词:留守儿童 教育 问题 对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