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兴

作品数:9被引量:6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山西师范大学临汾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康定斯基国画教学高校国画艺术院系更多>>
发文领域:艺术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期刊:《美术大观》《美术教育研究》《艺术品鉴》《艺术家》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高校中国画专业线性素描课程的改革实践研究
《艺术家》2024年第8期111-113,共3页郭兴 
线性素描是中国画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中国的传统绘画一直强调线的美,特别是在描绘人物时,应用细致的笔触描绘人物的轮廓,这样才能表现出人的真实感,并展现出写意性,在勾勒出人物轮廓的同时,也可以表现人物的“韵”。线性素描主要指的...
关键词:线性素描 中国画专业 写意性 量感 表现形式 明暗度 线条运用 中国的传统 
美术教育专业中国画教学改革的探讨
《艺术评鉴》2020年第8期137-138,共2页郭兴 
山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项目编号:Gh—18223。
中国画作为我国文化中的珍宝,也是特有的美术表现内容,展示了我国的民族文化特色,由战国时期的帛画逐渐发展而来,沉淀了深厚的文化价值和艺术魅力,中国画在美术教学改革中具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探究了中国画在美术教育教学改革中...
关键词:美术教育专业 重要性 改革 中国画 
浅析高校国画教学多元化模式构成被引量:2
《艺术家》2019年第12期72-72,共1页郭兴 
目前,我国不少艺术类院校及综合类大学中的艺术院系都开设了国画专业,而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不少高中美术艺术生将国画专业作为进入大学后的专业专修目标,这充分体现了国画所具有的独特魅力。高校国画专业不断发展给国画专业的教学...
关键词:多元化教学模式 国画专业 高中美术 艺术类院校 素质教育 艺术院系 多元化模式 教学质量 
改革国画教学模式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艺术家》2019年第11期61-61,共1页郭兴 
国画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有着非常丰富的文化内涵,在我国美术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国画教学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符合时代的发展,美术中关于国画教学的改革涉及教学策略的探索,也有不同的国画教学体系形成,在提升国画教学质...
关键词:审美水平 国画教学 教学策略 教学质量 审美能力 美术教学中 文化内涵 我国传统文化 
王原祁山水画创作理念对高校国画基础教学的启示
《艺术品鉴》2019年第8Z期319-320,共2页郭兴 
王原祁是清代著名画家,生于崇祯十五年,卒于康熙五十四年,传世作品有《夏山图》《仿高房山云山图》《仿黄公望山水图》《清溪绕屋图》《山水图》《西岭云霞图》《江乡春晓图》等,他笔下的山水画境界幽远,构图浑然一体,笔法苍劲,气韵连贯...
关键词:王原祁 山水画 创作理念 高校国画 基础教学 启示 
康定斯基绘画中“抽象的冲动”“内在声音”的表现被引量:1
《美术大观》2015年第3期58-,共1页郭兴 
康定斯基漫长的艺术生涯中一直将精神的表现作为目的,艺术的中心是表现内在的精神,一切的表现都要从精神出发。他认为艺术不应当只是表现物象的表象,而必须具有更深层次的精神的价值。一、"抽象的冲动"和"内在声音"正是抽象的精神表现...
关键词:康定斯基 艺术生涯 《无题》 现代艺术 艺术主张 具象 层次的 外在形态 瓦格纳 跳跃式 
浅析康定斯基抽象绘画中音乐性的表现被引量:1
《美术大观》2014年第9期48-48,共1页郭兴 
康定斯基的抽象绘画创作中运用了与音乐相类似的元素,阐明了抽象表现主义的课题,这个课题就是:艺术家表现的内容,可以通过点、线、面、空间和运动,不表现任何自然的东西,而表明一种精神上的反应或决断.
关键词:抽象绘画 康定斯基 音乐性 抽象表现主义 绘画创作 艺术家 课题 
论“毗摩城”“弘释教”在八十一化图中的角色及作用——浮山老君洞老子八十一化图壁画研究被引量:1
《美术教育研究》2014年第4期36-36,共1页郭兴 
老子八十一化图中,第四十五化"弘释教"和第六十六化"毗摩城"是老子化胡标志性的事件,这样经典且重要的故事情节并没有出现在老子化胡的故事中(八十一化图中第二十七化到第四十三化是老子化胡部分)。文章通过对比历史事件,论述了"弘释教"...
关键词:老子八十一化图 毗摩城 弘释教 丘处机西行 
对美术欣赏教学的体会被引量:1
《美术教育研究》2013年第2期155-155,共1页郭兴 
美术欣赏课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多重视对学生的感性教育、兴趣培养和创新教育,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期在不远的将来提高我国学生整体的创造力、想象力、修养、审美能力和美术素养。
关键词:美术欣赏 感性教育 兴趣培养 创新教育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