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江

作品数:10被引量:11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华东理工大学哲学与政治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背景知识全息思维活动思维方法思维更多>>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哲学研究》《长白学刊》《哲学动态》《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统一一—邓小平对人的发展问题的把握
《湖北社会科学》2004年第11期17-19,共3页卢杨 陈文江 
邓小平从多方面对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关系予以准确的定位与把握:立足生产力的角度思考人的发展,强调物质基础与人的发展程度相统一;立足精神文明建设关注人的发展,强调精神需求与人的发展需求的统一;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推进人的发展,强...
关键词:邓小平 人的发展 社会发展 实践 
科学与迷信的对立:一种文化哲学的分析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期1-5,共5页陈文江 
本文从文化哲学的视角,对科学与迷信的对立作了分析。指出迷信的产生有其深刻的根源。迷恋经验所引起工具理性的“缺失”、“闲置”和“错位”而导致神秘主义,是迷信产生和流行的重要文化心理背景。迷信的对立面是科学和理性。破除迷信...
关键词:科学 迷信 文化心理背景 理性工具 科学理性精神 
知识经济与企业文化理论的新发展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0年第6期58-60,共3页陈文江 郑孟煊 
关键词:知识经济 企业文化理论 企业文化力 企业管理 企业竞争力 
论认识的选择性和实践的选择性及其相互关系被引量:1
《长白学刊》2000年第2期15-17,共3页陈文江 何云峰 
关键词:认识 实践 选择性 辩证关系 认识成果 
无意识概念历史演变考辨被引量:1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2期16-21,共6页陈文江 
人的意识及其存在是理性和非理性、意识和无意识的统一。唯其如此,在人自身的存在问题被人们日益关注的情况下,无意识、非理性就必然为哲学、心理学、社会学、创造学等所重视。然而,最早提出无意识问题的是古代的哲学家。随着近代哲学...
关键词:自我意识 考辨 历史演变 弗洛伊德 意识活动 无意识系统 直觉 苏格拉底 意识状态 认识论问题 
关于无意识问题的哲学思考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1999年第6期54-57,共4页陈文江 
现代西方非理性主义在哲学、文学、艺术等各个思想领域的崛起和兴盛,改变了传统认识化的单一理性内容.其中无意识的非理性主义观点尤其值得注意.从哲学的角度看,非理性的无意识问题包含着涉及哲学基本问题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例如无意识...
关键词:无意识系统 理性思维 意识调控 非理性 认识论 知性思维 哲学基本问题 心理定势 二百二 形式系统 
重视对思维控制论的研究被引量:4
《哲学动态》1999年第11期22-25,共4页陈文江 何云峰 
关键词:思维控制论 认识活动 思维活动 认识主体 背景知识 思维方法 全息认识论 认识过程 认识能力 主体和客体 
认识的真理度及其评判问题被引量:2
《哲学研究》1999年第9期28-34,共7页何云峰 陈文江 
关键词:真理度 主题性 认识结果 抗变性 理论体系 解决办法 客体 认识活动 真理性 解释力 
认识活动发生学探纲被引量:3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3期19-26,共8页陈文江 何云峰 
一、认识活动发生的基本条件 认识过程中包含着两种主体,一是认识活动主体,一是认识运动主体。毫无疑问,认识作为一种活动过程,其主体是人。正是活生生的、现实的人使认识发动起来,并按照自己的意愿控制它。但作为认识活动本身的目的来...
关键词:认识活动 活动主体 认识手段 目标点 运动主体 认识对象 发生学 实践活动 认识者 动力因素 
论马克思主客体观的实践性原则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1期1-9,共9页陈文江 
实践性的原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根本原则。马克思主义哲学正是贯彻了这一原则,才使之超越了一切旧哲学。近年来,我国理论界曾就主体客体范畴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讨论,也取得了不少一致的意见,但是,分歧仍然存在。笔者认为,为了正确...
关键词:主体和客体 马克思恩格斯 实践性原则 对象化 费尔巴哈 自然界 马克思主义哲学 物质世界 唯心主义 互作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