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友堂

作品数:50被引量:168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伤寒论《伤寒论》痤疮中医药疗法痤疮颗粒更多>>
发文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发文期刊:《辽宁中医杂志》《中华临床医学杂志》《河南中医》《时珍国医国药》更多>>
所获基金:黑龙江省科技攻关计划黑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黑龙江省教育厅资助项目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药配合针灸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胃气虚型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分析被引量:13
《黑龙江中医药》2018年第4期76-77,共2页李艳萍 张友堂 
目的:研究探讨中药配合针灸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胃气虚型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方法:研究时间为2015年1月~2018年1月,研究对象为100例就诊于哈尔滨一堂综合门诊部的脾胃气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应用数字随机表法将患者随机分...
关键词:脾胃气虚型 功能性消化不良 中药 针灸 
从小建中汤和桂枝加芍药汤的区别来看饴糖的作用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2017年第7期00201-00201,共1页郑博元 张友堂 
通过两个方剂的对比以及相关文献研究驳斥小建中汤中饴糖可有可无的说法。方法:通过查阅相关古籍及相关汉代人民生活水平研究文献加以佐证作者观点。结果及结论:小建中汤中饴糖不可去,若不易获得可用它药代替。
关键词:小建中汤 饴糖 伤寒论 
从小建中汤和桂枝加芍药汤的区别来看饴糖的作用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2017年第7期00201-00201,共1页郑博元 张友堂 
通过两个方剂的对比以及相关文献研究驳斥小建中汤中饴糖可有可无的说法。方法:通过查阅相关古籍及相关汉代人民生活水平研究文献加以佐证作者观点。结果及结论:小建中汤中饴糖不可去,若不易获得可用它药代替。
关键词:小建中汤 饴糖 伤寒论 
案例式教学法在中医经典课程临床思维培养中的应用被引量:9
《中国医药科学》2014年第24期113-114,119,共3页鲁美君 张友堂 孙敏 柳成刚 乔羽 
黑龙江省教育厅规划课题(GBC1211124)
中医学是一门传统医学,其教学的重点既要注重培养学生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同时又要强化临床思维,培养学生临证能力,以适应今后临床工作的需要。笔者从案例法的概念、作用、教学实施在中医经典课程中的应用、课程实施需要注意的问题等四...
关键词:案例式教学法 中医经典课程 临床思维 
对《伤寒论》教学临床思维培养的探讨被引量:3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13年第12期1090-1091,共2页鲁美君 张友堂 孙敏 
2012年黑龙江省教育厅规划课题(项目编号:GBC1211124)
《伤寒论》是中医四大经典之一,是中医理论与临床的桥梁课.如何通过学习这部经典来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本文主要通过①案例式教学法贯穿课堂始终;②多种教学方法配合应用,提高教学效果;③改革考核方式,提高学生临证兴趣,三个方面进行培养.
关键词:伤寒论 经典课程 临床思维培养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的脉证研究被引量:3
《河南中医》2013年第11期1825-1826,共2页张友堂 万国平 
目的:总结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的主症、兼症、主要舌象脉象。方法:运用现代统计学方法对102例应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的古今医案进行了归纳和整理。结果:出现频次最高的14个症状中夜寐不佳、眩晕、便秘、口苦症在主要疾病中的分布没有显著...
关键词: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 《伤寒论》 张仲景 
桃核承气汤证脉证研究被引量:1
《河南中医》2013年第2期157-158,共2页张友堂 王凤玲 
目的:通过探讨桃核承气汤的主证、兼证、舌象、脉象,为桃核承气汤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查阅著名的中医医案书籍和1987年1月-2009年12月发行的医学期刊,选取94例以桃核承气汤为治疗方法的文献,通过数据处理、分析和总结,探...
关键词:桃核承气汤证 脉证研究 《伤寒论》 张仲景 
五苓散证的脉证研究被引量:1
《河南中医》2012年第9期1105-1106,共2页张友堂 付青青 
通过对168例五苓散验案进行分类、统计和整理分析,基本可以确定五苓散证的参考指征为:①主症:小便不利,口干渴(渴欲饮水或不欲饮水),腹胀满;②兼症(或然症):浮肿,汗出,短气,尿频,倦怠乏力,呕恶,眩晕;③舌脉:舌淡苔白腻、白滑或薄白,或...
关键词:五苓散 脉证 蓄水证 水湿内停 痰饮证 《伤寒论》 张仲景 
浅谈瘈疭的中医辨治体会被引量:5
《中医药学报》2012年第3期124-125,共2页张友堂 刘海生 
瘈疭是临床常见病证,我们通过研究文献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在病因病机方面将瘛疭归为两大类:一类为热烁肝肾之阴,真阴亏损,肝失所养,虚风内动所致;第二类为寒主收引,凝滞经脉所致。通过理论探讨和临床医案,说明寒邪所致的瘛疭也很常见。
关键词:瘛疭 芍药甘草汤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 
麻杏甘石汤证的脉证研究
《河南中医》2011年第9期957-958,共2页张友堂 庚晓慧 
通过对麻杏甘石汤医案中的症状、舌脉进行归类统计,总结了麻杏甘石汤证证候舌脉的指征:①主症:咳嗽,身热,喘,汗出。②兼症:口干渴,大便干,小便黄。③舌脉:舌质红,苔黄,脉数。临床有三项主症加舌脉征象,或有二项主症、二项兼症加舌脉征...
关键词:麻杏甘石汤 脉证 《伤寒论》 张仲景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