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学兰

作品数:16被引量:67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盐城师范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高校核心竞争力知识管理地方本科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成人教育》《科技信息》《合作经济与科技》《统计与管理》更多>>
所获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高校学生评教存在问题及对策被引量:10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1期122-124,共3页徐学兰 
盐城师范学院教学研究项目"地方本科院校教师评价的现状及对策研究"(14YCTCJY059)
学生评教是最基本的教师评价方式之一,目前我国高校学生评教过程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评教指标体系设计不科学、学生评教的程序欠合理、评教结果处理不妥当等。针对评教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主要应从转变思想观念、建立科学合理的学生评教指标...
关键词:高等学校 学生评教 评教指标体系 
地方本科院校校友资源开发的现状及对策研究被引量:6
《黑河学刊》2014年第9期102-104,共3页徐学兰 
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和校友工作的发展,校友资源的综合开发与利用已成为高等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校友是与母校有着特殊感情联系的群体,是学校办学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的一笔宝贵财富。校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一...
关键词:地方本科院校 校友资源 内涵 现状 策略 
地方本科院校教师评价的现状及对策
《统计与管理》2014年第11期101-102,共2页徐学兰 
一直以来,地方本科院校对教师的评价基本上采用的都是奖惩性评价制度,其弊端越来越显现,由此,作者提出了地方本科院校改革与完善教师评价制度的对策:树立科学的评价理念,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改革教师评价指标体系,提高评价标准的科学性,...
关键词:地方本科院校 奖惩性评价 发展性评价 现状建议 
地方高校青年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合作经济与科技》2014年第16期36-37,共2页徐学兰 
本文分析地方高校青年教师心理健康现状,进行归因,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青年教师 心理健康 现状 归因 对策 
地方本科院校教师社会服务存在问题及其对策研究被引量:2
《统计与管理》2014年第1期157-158,共2页徐学兰 
本文介绍了地方本科院校教师社会服务的现状,分析了地方本科院校教师社会服务方面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地方本科院校教师社会服务能力提升的策略:明确服务社会的定位;地方政府制定优惠政策;高校教师转变观念;高校制定评价激励机制。
关键词:地方本科院校教师 社会服务 影响因素 路径 
略论我国学校教育中的性别不平等问题被引量:1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第5期131-133,共3页徐学兰 
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课题项目;项目编号:EHA110362
在我国学校教育中存在着性别不平等问题,主要表现在教育机会不平等、教程过程不平等、教育结果不平等等方面。通过分析造成这些不平等的原因,提出了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创造相应的社会环境、提高性别理念和意识、改革教育模式与方式、...
关键词:学校教育 性别不平等 表现 原因 对策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研究被引量:9
《中国成人教育》2013年第15期118-120,共3页徐学兰 
本文剖析了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与存在问题,在此基础上就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实施策略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关键词: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 教师专业发展 评价机制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问题探究被引量:24
《教育探索》2012年第12期102-103,共2页徐学兰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双师型"教师建设应认清存在的认识误区,明确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双师型"教师的素质要求,并通过转变教师思想观念、加强教师基层实践锻炼、拓宽教师引进渠道、建立兼职教师队伍、制定相关配套制度等途径培养"双师型"...
关键词: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 “双师型”教师 素质 培养途径 
性别刻板印象对女大学生就业心理的影响及对策
《科技信息》2012年第33期262-262,282,共2页徐学兰 
近年来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日益突出,主要原因就是人们对于性别角色的刻板印象,它使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形成了自卑、依赖、从众等不良心理,最后作者提出了克服性别刻板印象影响,努力实现女大学生成功就业的对策:构建先进性别文化、健...
关键词:性别刻板印象 就业心理 对策 
大学生择业从众心理的成因及对策被引量:4
《教育探索》2011年第10期156-157,共2页徐学兰 
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0SJD880121)
大学生择业从众心理,主要源于传统文化中的"群体归属"意识、大学生群体规模的影响、对主客观实际情况认知不准确以及大学生个性特质差异等因素。克服大学生择业从众心理的应对策略主要有:构建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
关键词:择业从众心理 成因 对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