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宏姣

作品数:46被引量:92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吉林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汉语植物命名植物名古汉语植物更多>>
发文领域:语言文字文学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史研究》《戏剧文学》《古汉语研究》更多>>
所获基金: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四平市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吉剧语言的语音修辞特色探析
《戏剧文学》2024年第3期89-94,共6页谭宏姣 谢元博 
吉剧创作者在吉剧文本创作中运用了大量的语音修辞策略,利用语言中音乐美和节奏美的表现力来增强吉剧表演的感染力。本文以段曹林先生总结的语音修辞理论为依据,探讨吉剧语言中的语音修辞特色。
关键词:吉剧 修辞 语言 谐音 
汉语中医皮肤病症命名取象选择规律及特点探析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2期95-102,共8页谭宏姣 王思喆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7ZDA298)。
汉语中医疾病命名研究是传统训诂学和汉语词汇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构成中国文化史的一个重要方面。汉语中医皮肤病症名是汉语众多疾病名类中的一种。汉语中医皮肤病症命名取象存在一定的选择规律,即取象名素呈“外观>位置>病因>时间>...
关键词:中医 皮肤病症 命名 取象 
现代汉语植物名的语言认知分析被引量:2
《长春大学学报》2020年第9期41-46,共6页谭宏姣 雷会营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7ZDA298);吉林省社科基金项目(2017B16)。
语言的认知分析是语言学中最具解释性和解释力的分析方法。运用范畴化理论分析现代汉语植物名,发现其构词语素中的属语素多数来自基本层次范畴。植物命名的隐喻类型有四类:以人为喻、以动物为喻、以植物为喻和以其他事物为喻。转喻映射...
关键词:植物名 范畴化 隐喻 转喻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广州方言植物命名特征探微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20年第4期51-55,共5页谭宏姣 陈阳烨 
吉林省社科基金项目“汉语植物类名物系统语言研究”(2017B16)。
植物名是语言中的专名系统,其中蕴含了丰富的语言规律和文化现象。通过对广州方言植物命名取象的研究,发现广州方言植物命名呈现出具象性、隐喻性、单一性和文化性四种特征,这体现了广府地域的人们对植物这一客观事物的认知特点,同时也...
关键词:广州方言 植物 命名 
吉剧语言风格特色探微
《汉字文化》2020年第13期168-171,共4页谭宏姣 谢元博 
吉林省教育厅“十三五”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吉剧语言特色研究”(项目编号:JJKH20180809SK)成果。
语言表现风格是由于表现手法的异同而形成的语言风格类型,是文艺作品追求的高层次语言美艺术。吉剧语言在语言表达中注重宾白的通俗口语化、唱词的音乐诗意化、内容的真切生活化、语言的朴实个性化,这些语言表达方式形成了吉剧语言雅俗...
关键词:吉剧 语言风格 宾白 唱词 
吉剧语言歇后语的“小三角”探析
《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20年第6期9-14,共6页谭宏姣 王思喆 
吉林省教育厅“十三五”社会科学基金项目(JJKH20180809SK)。
运用“小三角”理论分析吉剧语言中的歇后语,发现其语表形式主要是全式歇后语“X+Y”型,其中“X”为短语结构,而“Y”既可以是词也可以是短语。在语里意义的表达方式上有喻义和谐音两种,语义内涵多为否定意义和消极意义,语义色彩表现为...
关键词:吉剧 歇后语 “小三角” 
《现代汉语词典》植物词的收词及释义研究被引量:2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3期41-49,共9页谭宏姣 雷会营 
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7B16)。
植物词是名物词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历代辞书收录的对象。《现代汉语词典》自出版以来不断修订,共有七版。各版在植物词收录方面有数量上的变化,但始终遵循着通用性、系统性、查考需要性与稳定性的收词原则。植物词中的多义词占绝大多数...
关键词:《现代汉语词典》 植物词 收词 释义 
吉剧语言中植物谚语的语义认知分析
《戏剧文学》2020年第3期90-95,共6页谭宏姣 李素娴 
吉林省社科基金项目“汉语植物类名物系统语言研究”(2017B16);吉林省教育厅“十三五”社科项目“吉剧语言特色研究”(JJKH20180809SK)。
植物是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与人类的生活密不可分。在长期的生产活动中,人类为了表达的需要,创造并衍生出大量与植物相关的词汇,包括谚语、歇后语等多种语言形式,其中植物谚语以其浓烈的地域民族特色在文学戏剧中表现尤为活跃。吉剧是...
关键词:吉剧 地方戏曲艺术 具象性 语言词汇 民族风格 地域民族特色 语义认知 歇后语 
上古汉语植物名语义造词探析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4期82-87,共6页谭宏姣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7ZDA298);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7B136)
语义造词是利用语义的分化来创造新词的方式,是汉语名物词滋生发展的重要手段,在汉语词汇积累的派生阶段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上古汉语植物名的语义造词主要通过原词的语义引申与源义素的孳乳派生。上古汉语植物名的语义造词往往伴随着...
关键词:上古汉语 植物名 语义造词 认知 
现代汉语指人名词语言歧视的标记性探析被引量:1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4期105-110,共6页谭宏姣 赵宁 
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编号:2017B136)
语言歧视是语言生活中不可忽视的语言现象,其中指人名词语言歧视表达了对某一类人的偏见与歧视。运用标记理论对现代汉语中具有歧视意义的指人名词进行系统分析时发现,指人名词的歧视性语言现象主要表现为不对称标记性、跨域隐喻标记性...
关键词:指人名词 语言歧视 标记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