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学品

作品数:18被引量:27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湖北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华裔美国文学种族主义差异政治儒家思想救赎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艺术语言文字更多>>
发文期刊:《世界文学评论(长江文艺出版社)》《克拉玛依学刊》《郑州师范教育》《华文文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元认知学习策略对英语词汇习得的影响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5年第2期62-64,共3页田曲平 金学品 席旭琳 
湖北省孝感市湖北工程学院2013年度教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3008)
以某校两个艺术班的65名学生为研究对象,依据元认知理论,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从元认知策略的三个方面,即计划策略、自我监控策略和自我评价策略入手,研究元认知学习策略对不同水平艺术生英语词汇习得的影响。结果表明,直接的元认...
关键词:元认知策略 英语 词汇习得 
元认知学习策略对不同性别学习者大学英语词汇习得影响的研究
《海外英语》2014年第22期254-255,共2页田曲平 金学品 席旭琳 曹桂花 周海燕 
湖北省孝感市湖北工程学院2013年度教学研究项目立项的成果;项目编号:2013008
该研究探讨元认知学习策略对不同性别艺术生大学英语词汇习得的影响。研究发现元认知词汇学习策略和词汇成绩显著相关,特别是计划策略与监控策略与词汇成绩显著相关。不同性别艺术生词汇学习元认知策略使用水平有显著差别,但是词汇成绩...
关键词:元认知 词汇学习策略 性别 
“模范少数族裔”理论及其族裔意识形态考被引量:7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013年第2期266-275,共10页金学品 
“模范少数族裔”理论是华裔美国文学研究和美国种族关系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本文全面梳理了这一理论的起源、历史演变及其对种族关系的消极影响,分析了“模范少数族裔”理论背后的种族主义意识形态及其形成的历史、政治和文化原因....
关键词:模范少数族裔 种族主义 族裔化 均质化 疏离化 
英语自我反义现象探微
《郑州师范教育》2012年第1期43-46,共4页金学品 
同一个英语单词具有两种截然相反的意思,这一现象在英语中叫自我反义。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英语语言系统内部及外部的多种因素,其中词性的变化、外来语以及文化的影响是主要原因。这种自我反义现象的形成过程也印证了索绪尔的解构主义...
关键词:自我反义 词性 外来语 文化 
中西诗学中的想象观之探讨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62-66,共5页兰守亭 金学品 
将中西诗学中的想象观进行比较后发现,中国诗学对想象的追求多是着眼于形式、技巧方面的内容,而西方诗学对想象的探讨更多的是专注于对人性的解放这一角度来进行的。中西诗学想象观的差异,也折射出中西文化背景的不同。
关键词:中西诗学 想象 差异 
救赎与超脱——试论《日瓦戈医生》与《活着》中的死亡主题
《克拉玛依学刊》2010年第5期290-290,共1页金学品 
《日瓦戈医生》与《活着》这两部小说在表现死亡主题方面都凸显了人道主义的关注,但是由于中西文化、宗教等方面的差异,两部作品在解决生命与现实的紧张关系时,表现出了“救赎”与“超脱”两种不同的生命哲学。
关键词:生命哲学 人道主义 救赎 超脱 
“孝”与华裔美国文学中的“美国梦”——以《喜福会》和《荣誉与责任》为例被引量:1
《孝感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32-36,共5页金学品 
儒家文化中的孝道强调长辈与晚辈之间的等级关系和家族责任的传递,而华裔美国文学中的"美国梦"与儒家文化有着复杂的文化和经济纠葛。这种纠葛在《喜福会》和《荣誉与责任》两部小说中呈现出两种不同的典型模式:一种是对抗与断裂;另一...
关键词: 美国梦 对抗 协商 
神话与救赎——试论《金枝》对劳伦斯小说的影响
《枣庄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36-39,共4页金学品 
弗雷泽的人类学著作《金枝》对劳伦斯的小说影响深远。《金枝》中的狄安娜崇拜神话与再生神话的隐喻与象征贯穿于劳伦斯的作品中。通过对《金枝》中神话的改造与利用,劳伦斯在他后期小说中隐喻了渴望重归自然,拯救现代文明的理想。
关键词:《金枝》 狄安娜崇拜 再生神话 异化 
试论华裔美国文学中“孝”的空间维度:以伍慧明小说《骨》为中心被引量:2
《世界文学评论(长江文艺出版社)》2010年第1期162-164,共3页金学品 
从空间维度来考察儒家思想中的"孝",我们就会发现它与华裔美国文学中对"根"的探讨具有密切的关联。华裔美国作家伍慧明的小说《骨》正表现了"孝"在空间维度上的冲突与超越。
关键词:《骨》  空间  超越 
芥川龙之介的美学困惑与本雅明的艺术理论——以《秋山图》为例被引量:1
《青年文学家》2010年第13期92-93,共2页金学品 
芥川龙之介的短篇小说《秋山图》实际上是他的诗学理念的一种形象的折射,本文运用本雅明的"光韵"艺术理论来解读芥川龙之介对淡然恬静、崇尚自然的古典艺术的留恋与向往,对20世纪初日本艺术现代化造成的艺术日益"工艺化"的不满与困惑。
关键词:《秋山图》 本雅明 光韵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