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斌

作品数:20被引量:109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南京审计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书院大学生通识教育高等教育改革高校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更多>>
发文期刊:《高校辅导员学刊》《黑龙江高教研究》《行政科学论坛》《中国大学生就业》更多>>
所获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立项研究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高校政治生态测度与评估指标体系建构研究
《行政科学论坛》2024年第10期64-69,共6页陈晓斌 曹月 陈权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纪检监察专项“江苏高校政治生态分析研判与评估机制研究”(2022SJQTZX0049);南京审计大学高教研究重点课题(2022JG005)。
开展高校政治生态研判评估既能对高校管党治党成效进行综合检视,又能为全面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提供有力支撑。本研究选取158所高校巡视整改通报为样本,以江苏S大学政治生态评估指标体系及其结果运用为例来进行高校政治生态的测度,并从评...
关键词:党建研究 高校政治生态 政治生态测度 评估指标体系 
审计文化与廉政文化融合互促的机制、经验与启示被引量:3
《南京审计大学学报》2023年第6期1-9,共9页陈权 陈晓斌 
江苏省2021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思政专项(2021SJB0129);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纪检监察专项(2022SJQTZX0049)。
审计文化与廉政文化的融合互促对于推进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建设,培养高层次审计人才,服务国家治理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意义。从价值共生、需求牵引、文化溢出、互为保障等方面研究揭示审计文化与廉政文化的互动机制,并基于历史经验总结概括,...
关键词:审计文化 廉政文化 廉洁文化 审计高等教育 国家治理 国家监督 文化融合 
深化高校纪委专责监督的路径探析被引量:1
《教育观察》2022年第22期9-12,共4页陈权 陈晓斌 
江苏省2021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思政专项课题“深化高校内部监督严肃性、协同性、有效性研究”(2021SJB0129);南京审计大学高教研究课题“审计文化与廉政文化的比较建构:我国审计文化建设模式对推进高校廉政文化教育的启示研究”(2018JG009)。
当前,高校纪委在履行专责监督方面存在监督方向泛化、监督手段僵化、监督力度弱化和监督效果虚化等问题,主要原因包括未明确厘清高校纪委专责监督边界、对象和内容,未有效贯通高校纪委专责监督与其他监督体系,未全面理解高校纪委“双重...
关键词:高校纪委 专责监督 监督体系 监督执纪 
现代大学全员模式书院的可持续发展研究被引量:1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1期83-87,共5页陈晓斌 钱永红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无缝隙理论视角下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一体化育人’合力路径研究”(编号:2019SJZDA136);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重点课题“全员制书院育人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南京审计大学为例”(编号:2017JSJG053)的研究成果。
全员模式书院作为中国现代大学书院制探索中的一种模式,具有全覆盖性、多功能性和教育公平性特点,践行着以学生为中心、强化通识教育和三全育人等理念,在强化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行为习惯养成、一般能力培养以及促进学生事务管理专业化...
关键词:现代大学治理 书院制 高等教育改革 三全育人 协同育人 
论书院制背景下师生关系的现实重构——基于师生共同体的视角被引量:3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8年第5期24-27,共4页陈晓斌 王丹 
江苏省2017年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现代大学书院;学院‘双院制’协同育人机制创新研究"(2017SJB0347);南京审计大学2017年党的建设与思政教育研究课题"高校书院制‘三全育人’的机制和平台建设研究"(2017DJSZ-YB04)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来临,高校师生关系逐渐疏远,偏离了大学之道和全人教育的要求。而师生共同体由于其平等关联、共生互学等特征,成了新时期重构师生关系的方向。我国部分高校尝试实施现代大学书院制,试图通过推行本科生导师制,...
关键词:书院制 师生关系 师生共同体 本科生导师制 
论《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的因势而新被引量:4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7年第10期52-55,共4页陈晓斌 
教育部新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明确了高等学校学生管理的任务和目的,强化立德树人、学生管理法治化、保障学生权益,严惩弄虚作假和学术不端,鼓励创新创业和社会实践,支持学生自我管理。针对社会关注的高等教育热点问题和...
关键词:高等学校学生管理 高等教育改革 制度创新 学生工作 思想政治教育 
书院制背景下高校学生评价制度创新研究——以南京审计大学为例被引量:11
《南京审计大学学报》2017年第2期94-101,共8页陈晓斌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16YJC880044);南京审计大学2016年高教研究课题(2016JG002);南京审计大学2014年高教研究课题(2014GJ002)
近年来,实施书院制教育成为中国高校教育改革的一种积极探索和尝试,其核心理念在于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强化通识教育和全人培养,促进师生互动,实现三全育人,激发学生自主成长。书院制人才培养理念必然要求学生评价制度从总结性评价向形...
关键词:书院制改革 人才培养模式 全人教育 高等教育改革 学生评价制度 学生工作 能力培养 通识教育 
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职业指导策略被引量:3
《中国大学生就业》2017年第2期55-59,共5页王丹 陈晓斌 
做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职业指导,对于促进社会稳定和高等教育事业良性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高校应从搭建校内外的职业指导平台,加强就业工作宣传,开展精细化和个体化的职业指导,引导学生创业等入手,加强对离校未就业毕业生的就业帮...
关键词:职业指导 高校毕业生 就业工作 
书院制模式下学生组织架构及其功能探索被引量:3
《药学教育》2015年第6期9-12,共4页王笑媛 陈晓斌 
2014年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课题;编号201411287001Z;南京审计大学高教研究课题:书院制改革与发展研究;编号:2014GJ002
书院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旨在以住宿社区为载体,加强通识教育,促进师生互动,突出学生自治,突破专业教育的狭隘性,培养学生完整人格。书院制模式下,学生组织承担着进行思想教育、实施学生自治、提供成长服务、促进师生互动和培养学生能力...
关键词:书院制 通识教育 学生组织 组织功能 
社团对大学生社会化影响的依据与途径探析被引量:1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5年第10期89-92,共4页李程锦 陈晓斌 吴隽 
江苏省教育厅2011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虚拟社区对大学生社会化的影响研究"(2011SJB880098)
社团活动是高校开展通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在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文章主要从理论上探析高校学生社团对大学生社会化影响的理论依据,并从社团的组织环境、人际环境和社团活动等途径探讨社团对大学生社...
关键词:大学生 社团 社会化 途径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