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廷贤

作品数:8被引量:19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越南河内国家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汉越语喃字中古音合口越语更多>>
发文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发文期刊:《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语言研究集刊》《东方语言学》《民族语文》更多>>
所获基金:香港特区政府研究资助局资助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越南语三域八调:语音性质和音法类型被引量:7
《民族语文》2014年第6期3-17,共15页朱晓农 阮廷贤 
香港研究资助局GRF16402114;香港科大SBI14HS06
越南语声调曾为一些重要研究提供过例证,所以一直深受国内外学界重视。其语音性质描写得相当详细,但由于其音法学特征和类型学地位一直处于少知、甚至未知状态,所以一直无法进行理性认识和逻辑分类。本文使用六个发音人,详尽描写越南河...
关键词:越南语 性质 语音 声调 类型学 特征和 发音人 调型 
音韵学相关论著中关于越南文字的勘误表
《东方语言学》2013年第1期115-128,共14页阮廷贤 
一、引言由于地理、政治、文化关系,越南语一直以来就受到汉语较大的影响。汉越语就是这种影响的产物。公元1世纪初,汉语就通过口语传到越南,形成了上古汉越语。魏晋南北朝一直到唐代,汉语系统地传到越南,形成了中古汉越语音系。宋代以...
关键词:政治 论著 影响 语音 越南 音韵学 文化 口语 
喃字分类研究被引量:1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第1期80-85,共6页阮廷贤 
喃字是中越文化交流的见证和产物,无论对汉语本体的研究还是对越南语的研究都具有很高的价值。喃字分类是学术界一直关心的问题,但至今仍有一些可商榷的地方。文章总结了前人的各种分类,指出其优、缺点。在此基础上,对喃字重新分类,进...
关键词:喃字 汉字 声符 形符 借用字 自造字 
喃字及其相关问题被引量:2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第6期80-83,共4页阮廷贤 
越南是中国南边的邻国,历史上与中国有过密切的交往和全面的接触,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都受到中国很大的影响。喃字是中越文化交流的见证和产物,无论对汉语本体的研究还是对越南语的研究都具有很高的价值。但喃字的定义、喃字产生的...
关键词:喃字 汉字 声符 形符 
唇音分开合试证被引量:4
《古汉语研究》2012年第3期15-22,共8页阮廷贤 储泰松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唐代音韵:<全唐诗><全唐文>用韵研究"(05BYY026)阶段成果之一
中古汉语开合韵唇音不分开合,似乎已成了音韵学界不可动摇的定论。这主要是因为唇音字可以做开口字的切下字,也可以做合口字的切下字;同时开口字或合口字都可以做唇音字的切下字。本文尝试从另一角度对这一现象作出阐释,认为唇音和牙喉...
关键词:中古音 唇音 开口 合口 
从汉越语研究看音变及其层次
《语言研究集刊》2012年第1期84-96,354,共15页阮廷贤 
越南历史上与中国有过密切的交往和全面的接触,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都受到中国很大的影响。汉越语是这种影响在语言方面的产物。汉越语无论对汉语本体的研究还是对越南语的研究都具有很高的价值,但汉越语的层次问题至今仍没有定论。...
关键词:汉越语 古汉越语 汉语越化 层次 音变 
论三等合口介音被引量:1
《东方语言学》2011年第2期14-24,共11页阮廷贤 
自从高本汉把中古三等合口介音拟为[iu]后,学术界一直沿用至今。本文从三等合口介音的上古来源、方言资料和内部证据等角度证明三等合口介音是[ui]而不是[iu]。[ui]介音后来变成了撮口呼的[y]介音。
关键词:中古汉语 三等 开口 合口 介音 
从汉越语研究质疑汉语中古音有舌面音韵尾被引量:5
《中国语文》2007年第6期554-557,共4页阮廷贤 
中古音梗、曾两摄韵尾,大多数人认为它们跟通、江、宕等三个韵摄韵尾相同,都收[-η](阳声)与[-k](入声)韵尾。日本学者桥本万太郎(1970)认为梗摄中有部分韵类是收舌面音韵尾,另一部分和曾摄一样仍收舌根音韵尾。他从“内部构...
关键词:中古音 韵尾 汉语 越语 日本学者 舌根音 结构观 客家话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