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伟珍

作品数:14被引量:7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西南石油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女性主义颠覆盖斯凯尔夫人身份《荆棘鸟》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文化科学艺术更多>>
发文期刊:《国外文学》《文教资料》《电影文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新文科背景下翻译硕士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以国内某“双一流”高校为例被引量:1
《高教学刊》2022年第30期34-37,共4页黄伟珍 
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新文科背景下外语专业课程建设”(202102543009);西南石油大学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项目“英国文学史及选读”(X2020KCSZ024);一带一路多语言服务科技资源共享平台项目“基于语料库的中外能源话语模式比较研究”(2022PT08)。
“新文科”概念的提出,为高等院校翻译硕士人才培养注入新的内涵,同时也提出诸多新的要求。如何顺应全球化形势,切实提升我国翻译硕士人才队伍建设水平,服务于现代化强国建设目标,也成为众多理工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命题之一。该文以一...
关键词:新文科 翻译硕士 人才培养 专业优化 课程提质 模式创新 
狄更斯与英国维多利亚时期的"家庭理想"--以《圣诞颂歌》为例
《探索与批评》2022年第1期122-135,共14页黄伟珍 
维多利亚时期是英国现代家庭观念确立的重要时期,其形成不仅与政治、经济等外部环境的变化有着密切的关联,还离不开一大批文人墨客的书写,尤其是在狄更斯这位几乎可以说是维多利亚时期的代表、自称为"家庭倡导者"的作家笔下,处处都渗透...
关键词:狄更斯 "家庭理想" 家庭话语 《圣诞颂歌》 
新时代高校通识教育与大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以外国文学相关课程为例
《课程教育研究》2021年第11期10-12,共3页黄伟珍 
人工智能的发展给人类高阶思维能力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在高等教育领域,如何在专业课程学习之外,利用好通识课程教育、培养拥有广博视野的复合型人才,也日益成为众多院校教改的重要命题之一。外国文学作为一门具有高度综合性和融合性的...
关键词:通识教育 外国文学 高阶思维 
“一个太美丽的世界”?——从《黑暗的心》看维多利亚时期的“分离领域”之说
《国外文学》2018年第3期107-114,159,共8页黄伟珍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英国维多亚时期文学中的‘家庭’政治研究"项目(项目批准号:18XJC752002)资助;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项目编号:WLWS2015009)阶段性研究成果
建立在性别分离基础之上的"分离领域"之说是维多利亚时期家庭观念最核心的内容之一,它也构成了学界阐释这个时期文学作品的重要理念框架。事实上,如果回到维多利亚时期的语境下,就会发现,无论在作家笔下还是在现实生活中,这种学说都充...
关键词:《黑暗的心》 维多利亚时期 “分离领域” 文化资本 家庭空间 
名实论与身份说——盖斯凯尔夫人《妻子与女儿》人物姓名的另一种阐释被引量:2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5年第12期56-62,共7页黄伟珍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外国语言文学研究中心"(项目编号:SCWY14-25);四川省社科规划外语专项项目(项目编号:SC15WY024)阶段性研究成果
命名是为了界定一种身份,在文学作品中,姓名既是艺术角色的符号,又蕴含着深刻的名实关系。盖斯凯尔夫人的《妻子与女儿》就是一部巧设人名以体现人物性格的奇妙作品,而传统的文学评论对这一点并不十分重视,它们大多从政治、伦理等社会...
关键词:人物命名 身份说 《妻子与女儿》 盖斯凯尔夫人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和《怦然心动》的比较研究被引量:2
《电影文学》2013年第19期41-42,共2页黄伟珍 
"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四川网络文化研究中心资助科研项目"资助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和《怦然心动》,一部来自具有悠久茶文化历史的东方古国,一部来自有深厚咖啡意蕴的西方之国,但通过两部电影的比较我们可以看到,无论从剧本的来源,影片所展现的主题,还是其使用的叙述手法以及对全方位唤起...
关键词:审美 集体回忆 叙述 节奏 
女性主义视野下的网络文学创作研究
《作家》2013年第01X期11-12,共2页黄伟珍 
“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四川网络文化研究中心资助科研项目”资助
在新媒体时代,网络传播以其速度快、覆盖面广、互动性强等特点为女性提供了交流思想和经验的平台。一方面,网络上自由的信息交流、弱化的权威注视为女性书写自我、表达个性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契机,更多女性有机会在社会公共领域获得一定...
关键词:边缘性 主体性 逻各斯中心 女性自我 
如何利用课程设置培养学生的演说能力
《课程教育研究》2012年第34期109-110,共2页黄伟珍 
西南石油大学2012年校级教改项目“理工科院校艺体类大学英语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资助
公众演说,从广义上说,就是用语言公开向群众表达思想认识的活动,即与他人分享其思想并影响他人。演说能力是语言运用能力与交际能力的综合体现,是沟通的升华。它是新世纪人才必备的技能之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
关键词:交际能力 人才培养 演说 课程设置 语言运用能力 学生 利用 发展规划纲要 
《妻子和女儿》女性主义视角下的“姐妹情谊”
《长城》2010年第10期134-135,共2页黄伟珍 
"姐妹情谊"即爱丽丝·沃克提到的"sisterhood",狭义上常被当做"女同性恋"的代名词,广义上则指女性之间宝贵的友谊。作为"他"者的存在,女性往往比男性们更加容易理解自己的同胞,彼此相互关怀,从而团结起来一起探寻女性的生存之道。与小...
关键词:盖斯凯尔夫人 辛西娅 姐妹情谊 女性主义 
玫瑰的灰烬——从《荆棘鸟》中的玛丽·卡森看女性话语主体性的建构
《理论界》2009年第4期168-169,共2页黄伟珍 
从女性主义批评角度看,《荆棘鸟》中的玛丽.卡森的"妖魔"化的形象充满了悖论,一方面她用毕生的精力坚定不移地解构了父权传统中给女性定义的"天使"形象,试图以此颠覆男性话语权,然而她这种反抗在很大程度上无视女性自身的特点,无视两性...
关键词:玛丽·卡森 女性 主体 话语权 颠覆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