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容峻

作品数:17被引量:14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江苏省通州高级中学更多>>
发文主题:盐类水解思维困境教学设计教学模式思维方式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化学教与学》《中学化学教学参考》《中学化学》《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参考)》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以学科核心素养立意的多平衡体系图像研究——以江苏省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化学试题为例
《化学教学》2023年第7期82-88,共7页杨军 于容峻 瞿高烽 
江苏省南通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学科大概念视域下高中化学主题教学研究”(课题编号:GH2022100)阶段性研究成果。
以江苏省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化学试题为例,通过对化工生产中多平衡体系常见类型的分析和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图像涵义、分类、功能的研究,从理论分析与真实情境的矛盾出发,初建模型、发展模型、应用模型、优化模型,构建有效解决基...
关键词:学科核心素养 多平衡体系 化学平衡图像 认知模型 
培育学生模型认知素养的教学实践——以“离子浓度的相互关系”复习课为例
《化学教与学》2019年第3期50-51,35,共3页于容峻 
通过典型实例建立离子浓度大小比较模型并进行拓展延伸,培育学生的模型认知核心素养。
关键词:模型认知 离子浓度大小 教学实践 
创设认知冲突 凸显认知价值被引量:2
《化学教与学》2017年第12期20-22,共3页于容峻 
认知冲突具有重要的认知价值, 认知不平衡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 转变错误前概念, 建立新水平的认知平衡.从认知冲突的创设、 应用和处理说明使用认知冲突的一般路径和方法, 并以原电池概念、 溶液pH计算和盐类水解概念教学为例进...
关键词:认知冲突 认知价值 原电池概念教学 PH计算 盐类水解概念 教学设计 
多层揭示概念 促进知识内化
《数理化解题研究(高中版)》2017年第11X期79-79,共1页于容峻 
江苏省十二五规划课题《高中理化学科学生知识内化效率提升策略研究》(编号:D/2015/02/306)的阶段性成果
学生对化学知识的认识无法做到一步到位,唯有借助于多层次揭示和引导,让学生有更丰富的过程体验,才能促进学生理解概念、内化知识.
关键词:问题 内化 高中化学 
交流电作用下的电解过程探究被引量:1
《化学教育》2016年第13期61-63,共3页于容峻 
针对电极式热水袋出现气胀问题,对交流电电解过程的能量转化、电极反应以及电热水袋工作原理进行探究.结果表明,交流电电解以电能转化为热能为主,交流电作用下OH-比C1容易放电.
关键词:交流电 电解 能量转化 电极反应 
依托工业流程 形成有序脉络——“氮及其化合物”的复习被引量:2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6年第4期30-32,共3页于容峻 
通过“氮及其化合物”的教学,提出了“依托工业流程,形成有序脉络”的教学构想,并阐述其实践价值。
关键词:工业流程题 知识脉络 形成 
浅谈化学作业的二次开发——以“金属及其化合物”为例被引量:4
《化学教学》2015年第8期71-75,共5页于容峻 
针对学生作业中存在高耗低效的问题,从科学性、试题难度、方法应用三个角度说明了化学作业二次开发的缘由,阐述了分析作业特征、明确开发思路以及具体操作修改三个开发阶段,并以"金属及其化合物"的作业为例进行实例剖析。
关键词:化学作业 二次开发 开发路径 
以二氧化硫教学为例谈美丽化学课堂的构建
《中学化学》2014年第11期2-3,共2页于容峻 
环境污染、食品安全与化学息息相关。酸雨、光化学烟雾、苏丹红、二噁英、塑化剂等化学名词经常出现在负面新闻中,社会上可以说谈化学色变,如何消除负面影响,增强学生的科学观念和素养,化学教育工作者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笔者以二氧化...
关键词:化学课堂 化学教育 负面新闻 酸雨污染 二噁英 生活美 真实情境 化学名词 首要污染物 微型实验 
Fe3+催化H2O2分解的实验探究被引量:3
《化学教学》2014年第10期53-55,共3页于容峻 
针对Fe^3+催化H2O2分解实验中出现的异常现象,分别对浓度、溶液pH等反应条件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一般的课堂演示实验,可选取6%的H2O2溶液,稀释5倍的饱和FeCl3溶液为催化剂,pH约为5,此时H2O2分解现象最为明显,利于学生观察.
关键词:Fe^3+催化 H2O2分解 演示实验 探究和改进 
吹尽黄沙始见金——以“盐类水解”为例谈化学生成性课堂的有效构建
《化学教与学》2014年第7期38-39,42,共3页于容峻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备课是上好一节课的前提,但是学生是教学的主体,他们的课堂行为具有不确定性,课堂不可避免地会有意外生成,偏离原先预设的轨道,生成性课堂的有效构建要体现在教案外的教师的智慧,才会让课堂流光溢彩。
关键词:探究 生成 建构 创造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