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以琼

作品数:23被引量:26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江西科技师范学院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高校通识教育美学思想文学接受课程体系国学教育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文化科学历史地理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求索》《电影文学》《职教论坛》《文学教育》更多>>
所获基金: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国学课程群在高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中设置的若干设想被引量:4
《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第4期96-100,共5页付以琼 
江西省教育科学重点项目<国学课程群在高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中设置的若干设想及文化建构>(编号:10ZD005)阶段性成果之一
在高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中设置国学课程群必须树立科学合理的通识教育理念,以全面国学课程目标为指向,精选国学课程内容,运用多维立体的组织形式,采取多元化的途径营造国学教育环境,引导学生获得国学知识,培养学生成为有民族气节的全面...
关键词:国学课程群 高校通识教育 课程体系 设置 若干设想 
创作论视阈下“兴”的情感演绎被引量:1
《求索》2011年第11期209-211,共3页付以琼 
江西省社科规划课题(08WX19)阶段性成果
"兴"精微深刻的意蕴贯穿中国古典诗歌创作的始终,由"兴"派生出来的多重组合界面如感兴、兴会、兴象更是渗透其中,其所发之情在创作中梯次演绎,运行轨迹十分清晰:由感兴-创作情感的触发到兴会-情感的深层体验,再到兴象-情感的构形。这是...
关键词:创作论视阈  情感 演绎 
国学经典研读:高校通识教育的核心
《大家》2011年第17期210-211,共2页付以琼 
江西省教育科学重点项目:(编号:10ZD005)
国学经典以它的思想性、文化性兼备的人文特点,多方面契合了通识教育的目标要求,能够保证通识教育目标的有效实施,加强国学经典研习是高校通识教育的核心。一、国学经典的内涵何谓国学?"国学"一词,在中国古典文献中早已有之,最早记载见...
关键词:通识教育 国学教育 阅读经典 高校 中华民族 教育目标 人文精神 中国古典文献 引导学生 经典文本 
高校国学教育的文化使命被引量:3
《大家》2011年第19期97-97,共1页付以琼 
江西省教育科学重点项目(编号:10ZD005)
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其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当前中国文化建设中极为重要的任务,应纳入了国民教育全过程,高校在这过程中承担着重要的历史使命。一、引领文化:高校的基本职...
关键词:国学教育 人文精神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高校作为 中国传统文化 文化使命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文化与经济 教育全过程 综合国力竞争 
宋代诗经学对“兴”的诗学阐释研究
《长城》2011年第10期116-117,共2页刘展 付以琼 
江西省高校人文课题“宋代诗经学诗学阐释研究”,项目编号ZGW0903;江西社科课题“中国古代文论‘兴’范畴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兴于诗"①或"诗可以兴"②是孔子最重要的诗学命题。赋为直陈其事,别无深意,"比"为词语的修饰,非关全篇,对"兴"的解释,则涉及理解全诗的方向。比、兴连用,始见于《周礼.春官》:"大师……教六诗:曰风、曰赋、曰比、曰兴、曰雅、曰颂。"...
关键词:诗经学 审美特质 审美特征 诗歌创作 诗学阐释 
文学接受论视阈下“兴”的梯次情感之演绎
《山花(下半月)》2011年第11期155-156,共2页付以琼 
江西省社科规划课题,中国古代文论“兴”范畴研究(08WX19)阶段性成果
“兴”是中国古代诗歌艺术理论中最重要的基本概念之一,千百年来,“兴”审美概念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派生出了多重的界面,如感兴、兴趣、兴寄、兴会、兴味、兴象等,它们与诗结缘,息息相通,贯穿始末。在诗歌接受...
关键词:“兴” 演绎 接受论 中国古代诗歌 情感 视阈 文学 历史演变过程 
国学通识课程群设置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文学教育》2011年第22期126-127,共2页付以琼 
江西省教育科学重点项目:<国学课程群在高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中设置的若干设想及文化建构>(编号:10ZD005)
把国学教育课程群的设置放在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中进行整体观照,强调其开设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关键词:国学课程群 高校通识教育 课程体系 
“兴”义溯源及其历史演变
《兰台世界(下旬)》2011年第6期63-64,共2页付以琼 
江西省社科学"十一五"规划2008年一般课题<中国古代文论"兴"范畴研究>(编号为:08WX19)阶段性成果
本文主要通过审察先秦以迄清古籍之所载,探讨了兴的源起是从祭祀开始的,其历史演变大致经历了祭祀之兴、诗体之兴、政教之兴和诗学之兴四个阶段。
关键词: 溯源 历史演变 
孔子的文学接受美学思想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09年第A02期32-35,共4页付以琼 
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WX0707)
孔子诗论强调以读者为中心,认为文学的价值的实现必须依靠读者才能最终获得实现,而读者必须具备一定的素养,才能在文学接受的过程中使文本结构的潜在意义具体化为现实,最终实现对文学作品作政治伦理化的解读,产生社会效应。同时孔子已...
关键词:孔子 文学 接受美学思想 
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中文献检索能力的培养被引量:6
《兰台世界(下半月)》2009年第11期72-73,共2页付以琼 
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7年一般课题(编号为:07YB139)
本文阐述加强本科生文献检索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并指出目前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阶段文献检索能力的状况,提出提高本科生文献检索能力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本科生 毕业论文写作 文献检索能力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