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师霞

作品数:35被引量:63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主题:复合词语素考辨异体字义类更多>>
发文领域:语言文字文学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发文期刊:《中小学教材教学》《辞书研究》《民俗典籍文字研究》《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北京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科技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国古典诗歌名词描述性语义功能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1期110-116,共7页卜师霞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训诂学视域下唐诗名词语义研究”(22JJD740006);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冷门绝学研究专项团队项目“中国训诂学的理论总结与现代转型”(20VJXT015);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基于历代训释资源库的中国特色阐释学理论建构与实践研究”(22&ZD257)。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客观事物常被融入社会、审美的情意,赋予主观的情感功能,形成文学中的意象。从物象到意象的转变中,记录这些事物的名词,常在语境中具有描述性语义功能。在“同实异名”的概念指称和偏正式双音结构中,名词描述性语义功...
关键词:语境 名词 描述性语义功能 
情动而辞发,披文以入情--《岳阳楼记》语言表达中的“和谐”与“冲突”
《中小学教材教学》2025年第1期48-51,共4页卜师霞 
202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训诂学视域下的唐诗名词语义研究”(22JJD740006);2024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专项项目“中国传统语言学的理论精华及其继承创新研究”(2024JZDZ041)。
文学作品的创作与鉴赏是两种互动的审美活动。创作者因情感的萌发而付诸言辞;鉴赏者则需要透过言辞走入作者的情感世界。因此,准确把握“言辞”,探究语言表达和运用的规律,是还原和理解文本的关键,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分析《岳阳...
关键词:初中语文 《岳阳楼记》 语言表达 语言规律 
语音凸显在多音异形词整理中的作用
《辞书研究》2024年第5期57-65,共9页卜师霞 
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十三五”科研规划2016年年度重点项目“规范汉字读音规范”(项目编号ZD1135-16)的资助。
文章以37组“多音专用音项异形词”为研究对象,考察理据性、通用性、语音凸显和主形选取之间的关联。可以看到,在此部分多音异形词中,语音凸显与通用性、主形选取具有正相关的权重高于理据性。在此基础上,文章将视野扩大到其他多音项异...
关键词:语音凸显 异形词 词汇规范 
试论传统文化典籍中句群的隐含结构被引量:1
《当代修辞学》2023年第5期88-95,共8页卜师霞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冷门绝学研究专项团队项目“中国训诂学的理论总结与现代转型”(项目编号:20VJXT015)的支持。
从结构来看,句群结构包括语法结构、语义结构、文化结构和审美结构。前两者处于语言的表层,我们通常称之为“字面意义”;后两者则常隐含在“字面意义”之中,是可以分析出的某种“意蕴”。隐含结构就是在表层语义结构和语法结构下的隐含...
关键词:句群 隐含结构 文化语境 
物类视角下《说文解字》语素存亡的动因——以动物类语素“牛、马、羊”三部为例被引量:1
《民俗典籍文字研究》2022年第2期25-34,273-274,共12页卜师霞 张李昕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物类视角下《说文解字》语素传承研究”(批准号:21BYY140)支持
本文以《说文解字》中牛、马、羊三部所收语素为例,选取物类作为研究语素存亡的切入点,从语言与文化互动的关系中探讨语素存亡问题。认为影响语素存亡的社会动因是事物的消亡和概念的非凸显;影响语素存亡的语言动因是词汇系统的变化和...
关键词:义类 消亡语素 《说文》 
从语言规律到文学形象——以老舍《草原》的景色描写为例被引量:1
《语文学刊》2022年第4期54-58,共5页卜师霞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冷门绝学研究专项团队项目“中国训诂学的理论总结与现代转型”(20VJXT015)阶段性研究成果。
老舍是文学创作的巨匠,也是语言艺术的大师,在谈到创作语言时,曾说写作“句句要打埋伏”。老舍对语言文字的认识在其创作中有鲜明的体现,在《草原》的第一段景色描写中,老舍在文章结构上对《敕勒川》的继承、遣词造句对“柔美”的呼应...
关键词:语言规律 文学形象 老舍 
诗词中“田田”的意义与意象
《语文学刊》2021年第4期49-52,共4页卜师霞 
“莲叶何田田”中“田田”应指“莲叶之盛”,其音义源与“真”声的“阗阗”“填填”“嗔嗔”组叠音词相同,与“田”自身的形体和引申义列无关,只是在形体上借用了“田”。“田田”表“盛貌”,在诗词中形容的对象较为广泛,既可以是莲叶...
关键词:田田 乐府诗 香气和水势 
中国古代“类概念”发展与汉语词汇系统的变化被引量:2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3期137-143,共7页卜师霞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冷门绝学研究专项团队项目“中国训诂学的理论总结与现代转型”(20VJXT015)。
类概念是普通逻辑的基本范畴,基于类概念的发生发展观察语言文字的变化,可以发现逻辑思维中体现的民族特征和语言文字发展规律能够进行互证。中国古代类概念发展包括"以类命为象"、"察类明故"、"辞以类行"三个阶段。其中"以类命为象"阶...
关键词:类概念 义符类化 构词语素类化 
《孟子》"富岁子弟多赖"解
《励耘语言学刊》2020年第2期77-83,共7页卜师霞 
《孟子·告子上》:"富岁,子弟多赖."其中,对"赖"的解读多有不同.主要有两种解释:一是认为"赖"当训为善.此说本于赵岐,后孙奭、朱熹、王念孙等均主此说;二是认为"赖"于此处当做"懒",意为松懈、懒散.此说本于阮元,焦循赞同阮说.本文认为"...
关键词:孟子 子弟多赖 赵岐 
“大/小+名”构词的语义问题
《民俗典籍文字研究》2020年第2期231-238,288,共10页卜师霞 
"大/小+名(为称说方便,下文有时记作大/小X)"组合分为两类:分化组合和强化组合。"大/小X"在强化构词时可以出现在两种情况中,序列名词和非序列名词。序列名词是以民族经验为基础的自然义场聚合,序列顶端名词倾向于构成"大X"组合,序列底...
关键词:大/小+名 构词 自然义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