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岗

作品数:13被引量:81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免疫算法神经网络进化计算机器人教学机器人更多>>
发文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计算机工程与应用》《数据采集与处理》《苏州大学学报(工科版)》《声学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苏州市科技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模型与特征混合补偿法及其在耳语说话人识别中的应用被引量:4
《声学学报》2012年第2期198-203,共6页顾晓江 赵鹤鸣 吕岗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071215);苏州市科技发展计划(应用基础研究)(SYG201033)资助项目
为了提高信道差异下短时耳语说话人的识别率,提出了一种在模型域和特征域进行混合补偿的方法。该方法首先在模型训练阶段以联合因子分析法为基础,通过估计训练语音的说话人空间和信道空间,提取出说话人因子,消除信道因子,其次在测试阶段...
关键词:说话人识别 模型训练 混合补偿 特征域 补偿法 因子分析法 应用 特征空间 
有效提取耳语音共振峰的改进方法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9年第19期134-136,共3页吕岗 赵鹤鸣 刘建新 龚呈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60572076);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计划项目(No.05KJB510113)~~
耳语音是噪声源激励,与正常音相比,其共振峰位置发生了偏移,带宽增宽。故采用传统的线性预测法提取耳语音共振峰时存在虚假峰问题。通过分析功率谱,提出了一种改进算法。根据极点功率不变的原则,利用极点交互因子修正共振峰的带宽,从而...
关键词:耳语音 共振峰 线性预测编码 极点交互 
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在楼宇智能监控中的应用被引量:2
《苏州大学学报(工科版)》2006年第6期27-30,共4页吕岗 薛元生 
介绍了一种基于电力线载波的楼宇智能控制系统的实现方法。其以LM567为核心,通过调制发送和解调接收,在电力线上实现了语音信号和控制信号的复用传输。
关键词:电力线载波 调制 解调 
集散控制系统在水泥磨中的应用
《苏州大学学报(工科版)》2004年第1期38-40,共3页吕岗 
根据水泥磨的具体工艺要求,结合集散控制系统技术,实现了水泥磨的自动化控制,取得了良好的控制效果。
关键词:集散控制系统 水泥磨机 自动化控制 水泥配料 
现场总线的特点与发展被引量:8
《工矿自动化》2003年第2期12-14,共3页吕岗 谭得健 马方清 
现场总线是当前自动化领域发展的热点之一 ,它的出现带来了控制系统的巨大变革。本文简要阐述了现场总线技术的特点和发展现状 ,指出Ethernet
关键词:现场总线 TCP/IP协议 自动化 控制功能 信号传输 
基于免疫算法的前馈神经网络权值设计被引量:6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2年第17期31-32,45,共3页吕岗 谭得健 赵鹤鸣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60172016)
提出了一种基于免疫算法的前馈神经网络设计方法(ImmuneFeed-forwardNeuralNetwork,INN),用于实现前馈神经网络权值空间的搜索。初步实验结果显示免疫算法具有快速学习网络权值的和脱离局部极小点的能力。
关键词:免疫算法 前馈神经网络 权值设计 人工神经网络 进化计算 
人工免疫系统的应用与发展被引量:9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2年第11期35-37,114,共4页吕岗 赵鹤鸣 谭得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60172016)
在现代信息科学和生命科学相互交叉渗透的研究领域,由生物免疫系统启发的人工免疫系统(AIS)是继脑神经系统(神经网络)和遗传系统(进化计算)之后的又一个研究热点。该文首先简要介绍了生物免疫系统的特点,然后系统综述了国内外对人工免...
关键词:人工免疫系统 生物免疫系统 神经网络 信息处理 
关节式教学机器人的PC机控制系统被引量:2
《苏州丝绸工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55-58,共4页吕岗 王富东 
介绍一种关节式教学机器人的PC机控制系统及软硬件实施技术 ,并给出了机械结构设计简图、PC机数字控制系统结构图和程序框图。
关键词:机器人 关节式 教学机器人 PC机控制系统 结构 程序框图 
关节式教学机器人的动力学仿真
《苏州丝绸工学院学报》2000年第3期72-75,52,共5页吕岗 王富东 
本文对关节式教学机器人分别在矩形运动规律和梯形运动规律下的动力学特性进行了仿真研究。通过仿真结果的对比和理论分析 。
关键词:动力学仿真 关节式教学机器人 运动规律 
一种新的机械手逆运动学求解法被引量:3
《苏州丝绸工学院学报》1999年第5期17-21,共5页吕岗 王富东 
本文结合几何法和解析法的优点,提出了一种新的机械手逆运动学求解法。这种方法先应用几何法的直观性,确定各关节角和机械手末端姿态角的关系,再运用解析法求出各关节角,大大减少了逆矩阵相乘的次数,适合机器人的实时在线控制。
关键词:机械手逆运动学 解析法 几何法 机器人 逆运动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