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钟

作品数:12被引量:10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文化佛教美育音乐哲学艺术学理论更多>>
发文领域:艺术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发文期刊:《音乐研究》《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文艺评论》《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智慧与权巧:作为音乐家的佛陀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24年第3期19-23,共5页周钟 刘舒怡 
202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佛教中国化视阈下的汉传梵呗艺术史书写”(项目编号:23BZJ003);202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当代美育对传统乐教资源的继承和转化研究”(项目编号:20YJC760142);2024年江苏高校“青蓝工程”资助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佛典中一则佛陀奏乐的公案引起我们对佛教音乐意蕴的追问,通过对佛陀音乐修养、音乐观的探讨,可以知道佛陀对音乐的真实态度是批判与肯定、禁与用的辩证统一,并反映在教理和戒律中,而执于任何一端都不能代表佛陀的本怀。在了解佛陀的音...
关键词:佛陀奏乐 佛教音乐观 戒律 智慧 善巧方便 
先验本体视阈下的《长安三万里》融合美育叙事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3期135-138,共4页周钟 刘舒怡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当代美育对传统乐教资源的继承和转化研究(20YJC760142)。
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为传统美育的当代转进树立了一个范式,除了融合诗教、乐教等元素,其美育构境和审美叙事还有更为深沉的意涵。影片将盛唐气象、中华美学作为先验本体,通过对时代推力与人生张力、诗人言说时代抑或时代通过诗人言...
关键词:《长安三万里》 先验本体 美育 叙事结构 
礼乐互文性与中华美育精神被引量:2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23年第3期12-17,I0004,共7页周钟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当代美育对传统乐教资源的继承和转化研究”(项目编号:20YJC760142)研究成果。
弘扬中华美育精神,为突破西方知识论背景下的单向度美育,重回美育成人本怀,提供了历史性机遇。礼乐作为中华文明、传统教育的主体、内核和根底,其深度互文性正是中华美育精神得以建立和展开的历史逻辑,也即中华美育精神包含礼乐两个方...
关键词:礼乐 互文性 美育 成人 
船子投江与成连入海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16年第2期62-66,共5页周钟 
江苏省2014年度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论佛教的音乐美学思想>(项目批准号:KYZZ_0279)阶段性成果
唐代的船子和尚为了让弟子坚固道心,决然投江而逝,春秋时期的成连先生为了学生体会琴道,入海一去不返。当船子投江与成连入海作为文化事件被联系在一起时,我们会发现其中有着惊人的相似性,并体现出为守护、传续"道"不惜放身舍命、"剑人...
关键词:舍身传法 禅宗 琴学 绝学  本来 
蔡元培对艺术学理论研究的跨时空“思考”——基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校歌》的探讨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16年第1期50-54,共5页周钟 
蔡元培先生作词的《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校歌》微言大义,为八十多年后的中国艺术学理论研究提供了一个可能的纲要,即从"完全"生出"伟大",注重对中、西、印知识体系的全面了解与对自然的感受、体察;以"多维"构建"文化",彰显研究中的跨学科...
关键词:蔡元培 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校歌 艺术学理论 
中国古代知音现象研究——以士人为中心被引量:2
《文艺评论》2015年第6期70-74,共5页周钟 
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编号:KYZZ0279)阶段性成果
知音,作为音乐生活中的一种特有现象,很早就被各类文献典籍注意到,留下了数量可观的文字记载。虽然就其广义而论,涵盖一切音乐理解现象,但就中国古代音乐文化及相关文论而言,却主要指文人高士之间由乐而心的交互、印契,乐者与听...
关键词:古代音乐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 士人群体 知音 现象研究 交互主体 审美价值观 音乐生活 
音声中的佛法与佛法中的音声——《藏文佛经中的音乐史料》中的藏传佛教音乐哲学观念研究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15年第2期137-144,160,共9页周钟 刘陈英子 
江苏省2014年度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论佛教的音乐美学思想>(项目批准号:KYZZ_0279)研究成果;江苏省2014年度普通高校研究生实践创新计划项目<从古琴传承看当代二胡教习的发展态势与改良可能性>(项目批准号:SJLX_0456)阶段性成果
通过梳理、研析《藏文佛经中的音乐史料》,我们可以发现藏文佛经对音乐本体的论述方式就是在以乐为喻的教理宣演中揭示音乐存在的本质(缘起性空);藏传佛教对待音乐的态度就是禁乐与用乐的辩证统一,但禁乐不是非乐,禁的是放逸之心,未起...
关键词:藏文佛经 音乐哲学观念 音乐存在本质 戒律 音声供养 佛音 
身份认同、自我表达与文化困局——启蒙论与现当代中国作曲家个体意识的嬗变被引量:1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14年第5期96-99,共4页周钟 
启蒙论的输入对现当代中国作曲家个体意识影响巨大,通过对主体意识与个人主义的宣扬,直接促成了作曲家对职业身份的认同与对自我表达的珍视。但启蒙及其带来的现代性也造成了中国音乐发展的文化困局。想要避免被文化殖民,就要突破启蒙,...
关键词:启蒙 中国作曲家 个体意识 身份认同 自我表达 文化困局 
近三十年我国佛教音乐哲学研究述评被引量:2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14年第3期53-53,54-58,共6页周钟 
近三十年来,我国佛教音乐哲学研究逐渐兴起,本文分析了其文化背景、学术论域与可行性,详细梳理了该领域的研究成果及其意义,探讨了需要注意的问题与研究前景。
关键词:佛教音乐哲学(美学) 音乐美学 述评 
21世纪中国音乐教育的人类学转向被引量:2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第3期117-120,共4页周钟 
人类学的发展对世界音乐教育转型产生了重大影响,21世纪的中国音乐教育也面临人类学的转向。它涉及多元文化音乐的理解、传统音乐与文化身份的认同等范畴;主张回归人的教育,即人的全面发展与人格养成;在音乐课程内容中凸显人类学成果,...
关键词:音乐教育 人类学转向 文化 人的教育 主体交往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