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华生

作品数:7被引量:22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地质教育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岩石地球化学古生代火山岩更多>>
发文领域:天文地球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发文期刊:《矿物学报》《中国高等教育》《高校地质学报》《中国地质教育》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高校党内监督若干问题研究被引量:5
《中国高等教育》2009年第6期39-41,共3页郑造桓 吕松 曾华生 斯荣喜 
学校党建研究课题资助
自2004年初,《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以下简称《党内监督条例》)颁布以来,各地专家、学者和相关同志以《党内监督条例》为指导,结合高校实际,对高校党内监督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一批成果,为进一步增强党内监督...
关键词:《党内监督条例》 高校 《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 党内监督工作 监督问题 
模拟野外地质教学初探被引量:3
《高等理科教育》2000年第4期83-88,共6页曾华生 沈晓华 邹乐君 
本文讨论了模拟野外地质教学的长处所在,提出了模拟野外地质教学应当具备的基本性能,并对开发实例作了简单介绍。
关键词:CAI 地质学 野外教学 
建立合适的研究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被引量:1
《中国地质教育》1999年第1期60-62,共3页郑爱平 曾华生 陈汉林 杨树锋 竺国强 
现代地学和国家现代化建设对高层次地质学科人才的需求呈上升态势,对研究生的质量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已经成为高等地质教育的一个热点问题。要做好这方面的工作,一是要注重培养,对研究生课程体系、教学内容。
关键词:研究生综合素质 评价体系 研究生干部 地质教育 浙江大学 评价指标体系 现代地学 外语课程 翻译资料 C级 
跨世纪地质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中国地质教育》1998年第1期46-50,共5页翁焕新 曾华生 竺国强 
回顾我国建国前后两个阶段地质学人才培养模式,对探索21世纪地质人才的培养模式,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从建国前至建国初期,即1952年院系调整之前,我国地质学人才以综合性大学的“大地质”为主要培养模式。当时人数很少,自然科学和专业...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 探索与实践 地质教育 专业方向 地球科学 跨世纪 地质学基础 浙江大学 方向教学 本科教学 
构造地质学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SGCAI被引量:6
《高校地质学报》1997年第3期338-341,共4页沈晓华 曾华生 邹乐君 杨树锋 
国家教委"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研究"
构造地质学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SGCAI)利用数据库、图形动画及多媒体等技术,对地质学基础课程的计算机辅助教学研究作了初步探索。课件分为学生学习、教师管理、附属功能和执行四大模块,具有学习选择、图片说明、动画演示、练...
关键词:构造地质学 计算机辅助教学 课件 SGCAI 
闽北早古生代岛弧火山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被引量:7
《矿物学报》1994年第2期186-194,共9页陈汉林 曾华生 杨树锋 武光海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作者系统地研究了福建政和早古生代岛弧火山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该火山岩是以岛弧拉斑玄武岩-钙碱性火山岩组合为特征的岛弧火山岩系列,并具有从拉斑系列向钙碱性系列演化的特征;该火山岩源于亏损地幔,并且受到一定的陆...
关键词:古生代 火山岩 岩石地球化学 
谈谈综合性院校地质系科的改革与发展
《中国地质教育》1994年第1期4-6,共3页王剑新 曾华生 郑爱平 
目前,我国培养高级地质人才有八所地质院校和五十几所设有地质系科的综合性大学或理工科大学。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中,高等地质教育受到了强烈冲击。所有的地质院校和系科如何实事求是地改革和发展,把地质教育事业推向新的阶段...
关键词:系科 地质教育 综合性院校 八所 专业结构 市场经济体制 基础地质 应用地质 地质专业 学术梯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