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如齐

作品数:19被引量:47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泰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更多>>
发文主题:教师教学内容教学过度教学教学改革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前沿》更多>>
所获基金: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早期养育方式与教养环境对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研究——以苏中、苏北两地区为例被引量:1
《江苏教育研究》2012年第9期51-55,共5页李如齐 蔡俊 卢凤 王强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重点资助课题"苏中苏北地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策略研究"(B-a/2008/01/021)研究成果
本研究针对留守儿童早期家庭养育方式和留守后的教养环境自编调查问卷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发展状况进行评估。结果发现,早期家庭养育方式不是全部而是部分因子与儿童留守后的心理发展有不同程度相关,儿童留守后的教养环境所有因子与他们留...
关键词:留守儿童 养育方式 教养环境 
论陶行知道德生活实践思想被引量:5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期10-13,共4页李如齐 蔡俊 
陶行知创新教育思想中内在地包含了十分丰富的道德生活实践思想,这些思想对于指导学校的道德教育,促进学生的道德发展有着独特的价值。陶行知提出的以道德生活实践为德育主要路径的主张,极大地丰富了我国道德教育的方法论体系。不仅在...
关键词:陶行知 道德生活 实践 思想 
试析社区矫正心理矫治工作的理论基源被引量:5
《前沿》2011年第23期178-182,共5页李如齐 葛祥龄 董厚坤 
社区矫正心理矫治工作这些年在国内外蓬勃发展不是偶然的,它有着广泛的自然、社会基础和历史必然性。人的心理的可塑性,行为的习得性,心态与行为的统一性以及人文关怀与追求是支撑该项工作的理论基源。探析这些理论对于进一步挖掘社区...
关键词:社区矫正 心理矫治 可塑性 习得性 
高师本科小学教师教育专业的质量定位与建设被引量:2
《教育与职业》2011年第5期101-102,共2页李如齐 徐庆国 
文章认为高师本科小学教育专业的建设应从科学定位质量标准开始,进而引导办学者去思考和实践人才培养模式、生源选择、师资队伍建设等一系列问题,最终实现高师本科小学教育专业的高效、持续发展。
关键词:高等师范院校 小学教师教育专业 质量定位 
论心理取向下的高校德育模式革新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0年第6期44-48,共5页李如齐 徐金城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2007年度立项资助课题(07JA880049)
建国60年来,我国高校德育先后采取的是政治取向、经济取向和文化取向模式,它们在特定的历史阶段都曾发挥过一定的积极作用。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这些模式更多地暴露出它们的不适应性,建构新的德育模式成为今天高校教育工作者迫在眉睫...
关键词:高校德育 德育模式 德育心理取向 
构建质量保证系统:高师小学教师教育专业建设的当务之急
《江苏教育研究》2010年第8期29-32,共4页李如齐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2007年度立项资助课题"师专发展战略研究"(主持人:李如齐;项目批准号:07JA880049)阶段成果
10年来的办学实践表明,高师小学教师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并不令人满意。缺乏质量保证系统是重要原因之一。鉴于此,建构质量保证系统,是高师小学教师教育专业建设的当务之急。唯有如此,方能为社会培养出大批高素质小学教育工作者。
关键词:小学教师教育 专业建设 质量保证系统 
论创业型人才的心理素质特征与培养模式构建被引量:3
《江苏教育研究》2009年第12期8-11,共4页李如齐 
研究表明任何事物都既有该类事物的普遍性,又具有自己的特殊性。创业型人才区别于就业型人才的根本点是心理素质的差异。培养创业型人才必须构建起创业型教育模式,而创业型教育模式的构建必须革新已有的人才培养模式。不变革原有模式,...
关键词:创业型人才 心理素质特征 培养模式 构建 
论高职高专的同异性及其关系重构被引量:2
《教育与职业》2009年第2期35-36,共2页李如齐 
高等职业教育和高等专科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二者既有同一性,又有差异性。同一性决定了组织行为的统一性,差异性决定了组织行为的独特性、针对性。正确处理好二者的关系才能发挥各自的效能,满足青年学生不同的发...
关键词:高职高专 同一性 差异性 关系重构 
教学过度:一个沉重的话题
《当代教育科学》2007年第3期40-43,共4页李如齐 
教学过度是当今普遍存在的一种教育现象,其弊端首先是对学生的身心造成危害,同时对师生关系、亲子关系和教师的专业成长均有消极影响。教学过度的成因是复杂的:直接原因是源于实践教学层面,其更深层次的原因源于理论、制度和观念;在社...
关键词:教学过度 成因分析 矫正建议 
试论教学过度被引量:3
《教育与职业》2006年第36期165-166,共2页李如齐 
教学过度是当今普遍存在的一种教育现象,其弊端首先是对学生的身心造成危害,同时对师生关系、亲子关系和教师的专业成长均有消极影响。教学过度的直接原因源于实践教学层面,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源于理论、制度和观念。在社会转型时期,...
关键词:教学过度 成因分析 矫正建议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