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可可

作品数:9被引量:21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南京化工大学制药与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阿斯巴甜L-苯丙氨酸合成甜味剂苯丙氨酸ASPARTAME更多>>
发文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理学更多>>
发文期刊:《化学研究与应用》《精细与专用化学品》《化学世界》《化工进展》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L-苯丙氨酸甲酯化反应(Ⅱ)——L-苯丙氨酸甲酯化反应动力学
《南京化工大学学报》2000年第1期42-45,共4页樊可可 欧阳平凯 吴锡军 
根据一般羧酸酯化反应的基元过程和广义酸催化理论 ,假定催化剂氢离子与酰基氧结合的过程为控制步骤 ,导出了一个 L-苯丙氨酸的甲酯化反应动力学方程 ,该方程预测值与实验结果吻合良好。
关键词:苯丙氨酸甲酯 反应动力学 酯化 
改性活性炭脱除阿斯巴甜粗品中羰基硫的工艺研究被引量:3
《化学世界》2000年第2期87-90,共4页樊可可 韦萍 欧阳平凯 吴锡军 
报道了利用改性活性炭脱除N-硫代羰基酸酐(NTA)法合成的阿斯巴甜粗品(Aspartam e)中混有的少量羰基硫(COS)。研究了改性后活性碳的吸附性能及浓度、温度、pH值及补氧等因素对脱除效果的影响,确定在温度65...
关键词:改性活性炭 羰基硫 阿斯巴甜 吸附性能 多肽产品 
健康甜味之源阿斯巴甜被引量:4
《精细与专用化学品》1999年第11期3-4,1,共2页樊可可 欧阳平凯 
糖类甜度低、热值高,易引起一些疾病,阿斯巴甜则因众多优点成为新型甜味剂的优秀代表。文中简要介绍了阿斯巴甜的应用现状与发展前景,评述了国内外阿斯巴甜的研究和生产方法,提出了国内进一步工作的建议。
关键词:阿斯巴甜 甜味剂 进展 综述 合成甜味剂 
两相溶剂体系酶促合成Aspartame前体的研究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1999年第4期382-385,共4页樊可可 韦萍 欧阳平凯 吴锡军 
本文报道在两相溶剂体系中利用木瓜蛋白酶催化合成Aspartame前体Z-APM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木瓜蛋白酶在水-正丁醇两相体系具有较好的催化活性,在底物比(Z-L-Asp:L-PheOMe)为1:1,温度37℃条件下连续反应72h,Z-APM的产率可...
关键词:木瓜蛋白酶 ASPARTAME 阿斯巴甜 前体 酶促合成 
L-苯丙氨酸甲酯化反应(Ⅰ)——利用氨基酸分析仪分析L-苯丙氨酸及其甲酯被引量:1
《南京化工大学学报》1999年第3期48-51,共4页樊可可 欧阳平凯 吴锡军 
为研究L-苯丙氨酸的甲酯化反应,需要寻找一种能同时对反应物和产物进行准确测定的分析方法。利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进行氨基酸及其酯化物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重现性、准确性均较好。
关键词:苯丙氨酸 苯丙氨酸甲酯 酯化 测定 阿斯巴甜 
离子交换树脂回收L-苯丙氨酸被引量:2
《南京化工大学学报》1999年第2期59-61,共3页樊可可 韦萍 吴锡军 
国家科委专用化学品项目
为降低Aspartame生产成本,建立了1套水解二肽母液,并用离子交换树脂分离L苯丙氨酸的回收工艺。该工艺可使L苯丙氨酸回收率达72%以上。
关键词:苯丙氨酸 离子交换树脂 阿斯巴甜 ASPARTAME 
高选择性合成阿斯巴甜的研究被引量:5
《化工进展》1999年第3期67-69,共3页樊可可 欧阳平凯 吴锡军 
评述了阿斯巴甜的各种化学和生物合成路线,重点讨论了有关高选择性合成阿斯巴甜的方法,并针对当前研究生产现状提出了在国内进一步工作的建议。
关键词:阿斯巴甜 高选择性合成 合成甜味剂 
强酸型树脂催化L-苯丙氨酸甲酯化研究
《化学研究与应用》1999年第1期83-85,共3页樊可可 欧阳平凯 吴锡军 
1前言对酯化反应所用催化剂,一般使用强酸,如浓硫酸、浓盐酸等。另外,许多Lewis酸,如三氟化硼、三氯化铝、氯化锌和硅胶等也能促进羰酸提供质子[1]。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亦可用于催化某些酯化过程[2...
关键词:强酸型树脂 催化剂 酯化 L-苯丙氨酸甲酯 
多种油脂的脂肪酸组成分析被引量:6
《南京化工大学学报》1997年第2期84-88,共5页欧阳嘉 曹叶青 樊可可 沈树宝 
国家科委及化工部"九五"重点攻关资助项目
制备出一种柱效高、成本低的复合型色谱柱。并利用醇解法进行了脂肪酸甲酯化,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了乌桕脂、棕榈油、可可脂、鱼油及自制类可可脂的脂肪酸组成。
关键词:气相色谱 油脂 脂肪酸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