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友元

作品数:9被引量:6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常德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法治教育高职院校高校法治《法律基础》教学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科教导刊》《区域治理》《法制与社会(旬刊)》《科教文汇》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乡村振兴背景下传统文化融入农村治理体系研究—以常德为例
《区域治理》2023年第28期189-191,共3页彭友元 陈章英 
2023年常德市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乡村振兴背景下传统文化融入农村治理体系研究—以常德为例”研究成果(项目编号:CSP23YC99)。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传统文化融入农村治理体系是村民自觉接受文化熏陶和自我教育、不断进行文化转化和文化创新、不断推进农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过程。面对农村人口不断流失、传统文化受到冲击、农村自治出现虚化...
关键词:传统文化 农村治理体系 内在逻辑 面临挑战 实践探索 
高职学生乡土情怀培养“三对接”教学模式探析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2年第10期149-151,共3页印敏惠 彭友元 
2020年度湖南省教育厅职业教育改革研究项目“乡村振兴背景下高职学生乡土情怀培养问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ZJGB2020105)。
乡土情怀培养融“思政”与“专业”于一体,无论是从教学主体、教学途径还是教学内容的角度看,都需要贯穿“三全育人”的教学理念,推进多师同构的“全员”教学、多环节结合的“全过程”教学、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结合的“全方位”教学,基...
关键词:乡土情怀 “三对接” 教学模式 
论法治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依据——以高职院校为例被引量:1
《科教文汇》2020年第17期57-58,共2页彭友元 
当前高职院校教育最薄弱的环节是法治教育。改变这种状况的重要途径就是将法治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全过程。这是根据社会主义法律和社会的内在联系,中国古代法律教育和道德教育相互融合的理念和实践以及高职院校法治教育所面...
关键词:高职院校 法治教育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依据 
论高校“四位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法制与社会(旬刊)》2020年第9期181-182,共2页彭友元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需要各种要素合理配置,相互协调,形成整体效应。高校内部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相互协调,相互配合,形成课程教学、行政管理、后勤服务、学生自治"四位一体"的育人体系,无疑是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四位一体” 
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的管理机制之新探被引量:1
《科教导刊》2018年第2期85-86,共2页彭友元 熊小林 黎路 
常德市2017年度社会科学研究立项课题<高职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的"三位一体"模式探究>的阶段性成果
高校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沿阵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融入高校的法治建设过程,引领高校管理制度的建设、管理机制的运行、管理效能的评价,既是实现高校管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高校 核心价值观 法治建设 管理机制 管理现代化 
高职院校法治教育的不足及其完善措施被引量:2
《职业教育研究》2010年第S1期15-16,共2页黎路 熊小林 彭友元 
高职院校的法治教育存在只重视职业技能教育而忽视法治教育等方面的不足,因此,必须研究法治教育方面的新情况、新形势,采取相应的措施,弥补不足,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高职人才。
关键词:高职院校 法治教育 完善措施 
论法律原则在《法律基础》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被引量:2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0年第18期233-234,共2页彭友元 
法律原则在《法律基础》的知识结构中具有其独特地位,它对优化教材内容,帮助学生理解社会主义法律精神,促进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的相互融合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重视并充分运用法律原则,是破解法律基础教学难题,提高教学实效的关键。
关键词:法律基础 教学难题 教学实效 法律原则 
论中国古代和谐理念的基本精神及其刑法化
《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第5期79-82,共4页彭友元 
中国古代和谐理念以"等差有别"、"清心寡欲"、"天人合一"为基本精神,本质上追求的是一种以君主为中心的不同等级之间的和谐。作为当时基本法律形式的中国古代刑法,必然深受这种和谐理念的影响和支配。可以说,中国古代刑法在一定程度上...
关键词:中国古代 和谐理念 基本精神 刑法化 
和谐社会视野下的罪刑法定原则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79-80,共2页彭友元 熊小林 黎路 
和谐社会之构建离不开罪刑法定原则,二者之间的内在同一性决定了罪刑法定原则在和谐社会构建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功能。只有克服制约罪刑法定原则实施的因素,使罪刑法定原则成为现实的法治,和谐社会才能得以最终实现。
关键词:和谐社会 罪刑法定原则 法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