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冰

作品数:20被引量:60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东北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日本民族日本观教科书民族精神文化摩擦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文学语言文字历史地理更多>>
发文期刊:《外语学刊》《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文艺争鸣》《日本问题研究》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吉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吉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图式理论视角下任务型阅读教学模式研究被引量:10
《外语学刊》2020年第2期73-79,共7页杨圆 徐冰 
吉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网络教学中的日语精读的课程设计”(GH16080)的阶段性成果.
本研究聚焦日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偏重语言知识讲授和学生主动性较低等问题,提出基于图式理论的任务型日语阅读教学模式,并通过教学实验对该教学模式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该教学模式适用于日语阅读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
关键词:图式理论 日语阅读 任务型教学 模式 
从时间的模糊性到确定性——兼谈当代中国文学的在日传播被引量:2
《外语学刊》2018年第1期122-126,共5页柳慕云 徐冰 
吉林省社科基金项目“残雪在日本的接受”(2017BS48);东北师范大学哲学社科青年基金项目“残雪在日本的译介与影响”(17XQ015)的阶段性成果
残雪是中国当代先锋派作家,虽在中国鲜少提及,但在国外却备受关注。尤其日本学界对残雪作品的翻译和研究最为突出。日本汉学家近藤直子成立残雪研究会,成为日本唯一一个以中国当代作家命名的研究会。日本对残雪的评论关注到很多国内...
关键词:残雪 翻译 时间的模糊性 确定性 
伪满时期长春的都市消费空间——以百货商店的出现及发展为中心
《文艺争鸣》2017年第2期200-204,共5页杨圆 徐冰 
吉林省教育厅项目"关于在‘新京’生活的日本作家及其作品的研究"(吉教科文合字[2014]第188号);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伪满洲国时期长春的日本人组织考察"(2014BS18)
1932年3月日本在中国东北扶持建立傀儡政权伪满洲国,长春被选定为伪都,并改称“新京”。伪满时期,随着都市规划的实施,长春成为较具近代化气息的城市。在1942年出版的《新京概况》中,日本殖民统治当局对当时长春的发展有着这样的记述:...
关键词:伪满时期 消费空间 飞跃性发展 消费型 消费场所 满洲日日新闻 人民大街 广告宣传 金泰 城子街道 
明治末期(1900-1912)日本中学国文国语教科书中的中国记述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2期157-161,共5页张卓识 徐冰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0BGJ005);吉林省教育厅项目(1505213);东北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青年学术团队项目(1409048)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以降,因中国败北遂日本开始逐渐形成否定、歧视中国的社会思潮。教科书作为体现国家意识形态、塑造国民心魂的重要媒介,亦与当时的社会思潮同步,反映出整个社会、国民的心态。同时,又通过对青少年的教育,弥漫到整个社...
关键词:明治末期 日本国文国语教科书 中国记述 
论明治末期(1903—1912)日本小学教科书中的中国形象被引量:2
《山东社会科学》2015年第7期94-98,共5页张卓识 徐冰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中日教科书冲突的历史考察与现实应对研究"(项目编号:10BGJ005);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文化殖民与都市空间--侵华战争时期日本文化人的‘北京体验’"(项目编号:12CWW013);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日本文化人在华北沦陷区的侵略活动及其涉华创作的翻译与研究"(项目编号:2014ZX27);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56批面上项目)一等资助"文化殖民与都市空间--近代日本文化人的‘北京体验’"(项目编号:2014M560285);东北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青年学术团队项目"文学;学术视域中侵华时期日本对华思想战;宣传战"(项目编号:1409048)的阶段性成果
明治初期古典中国文化作为日本人的基本修养依然被基础教育界重视。甲午中日战争和日俄战争则冲淡了古典中国在日本小学教科书中的比重,以宣扬国威、增强民族自豪感为旨归的内容有大幅度增加。对古典中国的尊敬和对现实中国的轻蔑相叠...
关键词:明治末期 日本小学教科书 中国形象 
“东方文化事业委员会”活动研究被引量:8
《宁夏社会科学》2014年第2期121-123,共3页孙颖 徐冰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日教科书冲突的历史考察与现实应对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20世纪20年代中国的反日情绪不断高涨,国家间的冲突逐渐激化,甚至引发了局部战争。日本为了实施其依据对华文化政策而推行的教育、文化事业,扩大在中国的影响,成立"东方文化事业委员会"。中国政府和民众认为"东方文化事业委员会"是日本...
关键词:文化侵略 日本 东方文化事业 
新中国文学中的日本人形象——基于教科书收录作品的考察被引量:1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124-128,共5页刘俊民 徐冰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课题成果(10BGJ005)
在新中国文学的长廊中,出现过众多描述、刻画了日本人的作品。这些作品或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基于中日战争的史实,采用文学作品的形式,再现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的艰苦卓绝的历程,在叙事过程中,涉及日本人,大多是以群体的日本人为对象的...
关键词:新中国 文学 日本人 形象 
历史观的变迁及其对历史教科书的影响——基于中小学历史教科书对明治维新记述的考察被引量:2
《教育科学》2011年第5期46-49,共4页刘俊民 徐冰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0BGJ005)
历史教科书是年青一代认识其他国家的主要渠道和载体之一。考察中小学历史教科书的变化,既能显现一国国民历史观的变化,也能管窥到人们的历史观的变迁对教科书编写的深刻影响。笔者详尽考察了新中国各时期中小学历史教科书中对日本的明...
关键词:历史观的变迁 日本观 历史教科书 
由爱恨交织到决裂的心路历程——中国现代作家的对日认识被引量:2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87-91,共5页徐冰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06JA77007)
在现代中国人认识日本的过程中,作家是一个主要群体。中国现代作家中的许多人,青年时代负笈东瀛,早年的留日经历,使他们对日本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形成了爱恨交织的情感基调。9.18事变和1.28事变,中日两国进入局部战争状态,迫使作家们...
关键词:中国 现代作家 对日认识 
抗战爆发前中国民众的对日认识——《某国人在中国》评介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10-14,共5页徐冰 
教育部2006年哲社规划项目<中国文化人的日本认识与中日关系的路径>(06JA77007)
1937年由宇宙风社出版的《某国人在中国》,是考察中日大战爆发前中国民众对日认识的一个透视镜。书中收录了当年中国各地民众评论日本人的文章20篇,用亲身经历记述了他们的丑行。透过该书可以看到中日两国由冲突走向战争的进程中,中国...
关键词:中国民众 对日认识 某国人 中国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