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东

作品数:19被引量:12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古汉语复合词《论衡》词研究《说文解字》更多>>
发文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哲学宗教艺术更多>>
发文期刊:《语文教学通讯(学术)(D)》《古籍整理研究学刊》《汉字文化》《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初识之津涉绝学之渊泽——《汉语音韵学讲义》介评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23年第5期191-193,共3页李一宁 李振东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宋代‘广韵-集韵’系统韵书韵字大成、数据库建设及宋代韵书史建构”(19ZDA255)。
汉语音韵学是汉语史中的一个重要学科。《汉语音韵学讲义》是集知识性、学术性、可操作性、易接受性和普及性于一体的通论性教材。对于前修时贤的音韵学研究成果,该书进行了全方位、系统性的梳理和阐述,是有关教科研方面的重要著作。本...
关键词:汉语史 讲义 音韵 韵书 音韵理论 通论教材 
子犯和钟铭文疑难字新诠
《哈尔滨学院学报》2023年第2期112-115,共4页李一宁 李振东 
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东汉确译佛经与疑伪佛经词汇比较研究,项目编号:18YYB171。
关于子犯和钟铭文中的存疑字如何解释,学界一直存在争议,未有确释。现从“六书理论”入手,推证存疑字可能是古文“厷”字,应为“六书”中的指事字,与“股”连文,用以指国之重臣;并根据《左传》文例,对其作出新的诠释。
关键词:子犯和钟 铜器铭文 疑难字 六书理论 指事字 
《说文解字》部首次第的文化考略被引量:2
《汉字文化》2022年第1期28-30,共3页李振东 李一宁 
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东汉确译佛经与疑伪佛经词汇比较研究”(项目编号:18YYB171)的相关成果。
汉字形义关系的演变,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其中文化因素同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仅强调汉字的工具功能,而忽略其文化载体功能,就会对汉字作出偏颇的解释,许多汉字无法探究释义的理据。从文化角度入手,可以发现,《周易》影响着《...
关键词:《说文》部首 简帛 古文字 
“仁”字形义关系的文化蕴涵被引量:3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1年第3期92-95,共4页李振东 李一宁 
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东汉确译佛经与疑伪佛经词汇比较研究”(18YYB171)。
郭店简与《说文解字》中"仁"字的三种形体在构形方式上是相同的,只是在形体演变的过程中,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字的构件发生变化,造成了不同异形字。由于没有详察构件之间存在着的流变关系,因此出现对"仁"的内涵做出各种随文释解...
关键词:《说文解字》 郭店简 简帛 古文  
“因声求义”在初高中文言文教学中的实际应用被引量:1
《语文教学通讯(学术)(D)》2018年第2期5-8,共4页张丽静 李振东 
"因声求义"作为一种重要的训诂方法,在初高中文言文学习中占据重要地位,可是在教学活动中,我们通常未能重视它。"因声求义"能在三个方面帮助学生学习古文:一是理解、掌握通假字;二是辨析连绵词;三是系统地理解字义与词义。因此,在教学...
关键词:因声求义 通假字 连绵词 字义 
《颜氏家训》联合式复合词构词类型初探
《现代交际》2017年第24期83-84,共2页赵海翔 李振东 
本文从意义融合的角度出发,考察了《颜氏家训》中联合式复合词的构成情况。其中联合式复合词意义融合的方式多样,存在大量同形异义的情况。并就偏指融合的情况进行了分析,指出反义偏指和同义(类义、近义)偏指的不同所在。
关键词:《颜氏家训》 词汇 联合式 复合词 
现代交际手段在提高应用文写作中的作用探析
《现代交际》2016年第2期218-218,共1页张丽梅 李振东 
2014年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基于"四化"的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项目编号:JG2014011171)成果之一
将现代网络技术引进应用文写作教学中,与"听、写、评、改"等传统教学手段进行有效的衔接,一定能更好提高应用文写作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应用文 写作 网络 现代交际 教学 
东汉佛教译经语言及文献比较研究述论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4年第1期69-73,共5页李振东 张丽梅 
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项目"道教典籍<太平经>与东汉佛典复音词比较研究"(12522150)
从训诂、语法、词汇等方面,对东汉译经的"同经异译"在语言历时研究中的价值,以及东汉译经与同期中土文献共时比较研究情况进行了介绍,对其中的某些问题做了必要的补充,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东汉 佛经 同经异译 比较研究 
《论衡》语义训诂对《汉语大词典》的补释二则被引量:1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5期17-21,共5页李振东 
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项目"道教典籍<太平经>与东汉佛典复音词比较研究"(12522150)
汉语史专书语义训诂是词典释义的重要依据。利用对文、连文以及语能解释功能训释语义可探求字、词、词组的真实含义,是行之有效的方法。运用此种训释方法,可知《论衡》中的"利害"是化害为利的意思,"伍伯"就是五霸,"季孟"应指季孙氏和孟...
关键词:古汉语 语义训诂 《论衡》 对文 连文 《汉语大词典》 
从《论衡》看训诂理论在汉语史专书复合词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1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13年第1期105-108,共4页李振东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两汉汉语词汇研究>;项目编号(07JA740023);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项目:<道教典籍〈太平经〉与东汉佛典复音词比较研究>;项目编号(12522150)
古汉语专书复合词研究理论方法的探讨,是建立汉语词汇学系统的基础工作,也是汉语词汇学研究的薄弱环节。以往的研究主要是依附于汉语语法学,专书、断代复合词的研究又用力过少,现以《论衡》为个案,利用"参照法"和"例证分析法",借助训诂...
关键词:古汉语 训诂 复合词 参照法 《论衡》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