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慧

作品数:11被引量:17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湖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楚辞英译意象研究《溪山琴况》文意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文化科学艺术更多>>
发文期刊:《艺海》《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考试周刊》更多>>
所获基金: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康达维英译《文选·赋》的副文本成就及其示范意义被引量:3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6期169-177,共9页王慧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20FWWB006);湖南科技大学博士启动基金项目(E51628)。
美国汉学家康达维英译《文选·赋》的副文本规模庞大,具有特色并有相当高的学术价值:一是副文本融合中国传统注疏与西方文学译著体例而自成体系风格;二是注释内容丰富考辨深入,兼取古今中外之长而富有学术内涵;三是康达维副文本成就的...
关键词:康达维 英译《文选·赋》 副文本 
二语习得中年龄问题的研究和启示被引量:1
《考试周刊》2017年第31期161-161,共1页王慧 
年龄因素与二语习得有着密切的关系。大部分人认为,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孩童比成人学得好,未成年人比成年学习起来更加容易,关于"第二语言习得"对于学习成效的影响,人们已经展开了深入地研究,结果显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学习...
关键词:年龄因素 二语习得 外语教学 
美国汉学家康达维英译《高唐赋》研究被引量:1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年第5期136-139,共4页王慧 
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2015年度研究项目(15Y009);湖北大学大学生科研创新扶持项目(201401)
美国汉学家康达维在深入理解《高唐赋》原文的基础上,运用精湛的技艺译出了散体赋的主要特色。他用头韵词或重复同义词重复的方法译出了联绵词的特点;用英语中的平行结构译出了对偶句的特点;用不同形式和风格译出了赋作散文和韵文部分...
关键词:《高唐赋》 英译 康达维 
康达维汉赋描写性复音词的英译策略与方法论启示被引量:3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2期147-153,共7页王慧 何新文 
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资助项目:15Y009;湖北大学大学生科研创新扶持项目(编号:201401)的资助
美国汉学家康达维在英译《文选·赋》的实践过程中,针对赋篇描写性复音词即联绵词这一理解和翻译的难点,探索出了一套具有创新性、操作性的理论与方法策略。他以坚持联绵词"不可拆解"的原则为前提,利用古今注释注音及联绵词"变体"以把...
关键词:康达维  描写性复音词 联绵词 英译 
班固的“赋颂”理论及其《两都赋》“颂汉”的赋史意义被引量:6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2期136-142,共7页何新文 王慧 
汉儒言《诗》有"美、刺"之义,影响至赋即为"讽、颂"二端。西汉赋偏重于讽,东汉赋主于颂,而完成这一变化的标志性人物是班固。生逢东汉中兴之时的班固,既承儒家《诗》学传统,更受社会清明、帝王倡导、颂文兴盛等时代氛围影响,作赋与论赋...
关键词:美刺与讽颂 班固赋论 汉颂 《两都赋》 
楚辞神话世界中的音乐意象被引量:1
《艺海》2012年第4期18-20,共3页彭岩 王慧 
音乐意象是楚辞神话世界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构件。它分为:乐曲意象、乐器意象、乐舞组合意象三种。音乐意象不仅美化和丰富了楚辞中描写的奇幻美好的神话世界,而且很好地衬托了现实世界的昏暗和污秽;更重要的是,它们体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
关键词:音乐意象 神楚 辞话 
楚辞莲荷意象研究被引量:2
《艺海》2008年第6期129-132,共4页王慧 
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基地2006年度开放基金项目"历代诗文总集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编号:06K003;湖南科技大学2007年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中国古代文学莲意象系列研究"成果之一;见湖南科技大学政发[2007]63号文件
荷花是中国的十大名花之一。几千年来,莲荷广泛地受到人们的喜爱,在文学作品中,自《诗经》、《楚辞》以来,莲荷意象频频出现,象征意蕴不断丰富发展,成为中国文学中的经典意象之一。因此,研究莲荷意象的象征意蕴之源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楚辞》 意象 莲荷 象征意蕴 中国文学 文学作品 《诗经》 
《溪山琴况》英文意解的编码与解码被引量:2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92-93,共2页彭岩 王慧 
跨文化翻译的编码与解码会由于文化传统、人文历史、民族心理等方面的不同而产生对码的不同理解。《溪山琴况》是古代文人对古琴音乐文化的总结,集中体现了中国的历史文化、美学思想、宗教哲学等各个方面。当我们用英文对这一著作进行...
关键词:信息论 跨文化翻译 琴论 文化内涵 审美意境 
张华先生英译《中国的神仙》献疑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99-100,共2页王慧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审委员会2004-2005年度立项课题(0407028);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05-2007年度开放基金项目(05K004)
张华先生英译的《中国的神仙》一书功力深厚,观点独到,但白璧微瑕。书中有关中国古代官职的名称,大部分在英文中缺少对等词。中国特有的道教哲学体系,在英文中是一个文化空缺,而有关“玉”的文化暗含,在中西文化间有很大的差异。译者应...
关键词:张华 《中国的神仙》 英译 
《溪山琴况》美学内涵及英文意解
《艺术教育》2006年第11期122-124,共3页彭岩 王慧 
明末著名琴家徐上瀛所著的《溪山琴况》是对古琴音乐美学的总结,他是在明代琴论家冷谦《琴声十六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二十四况,并且用二十四个汉字进行高度概括。本文通过分析《溪山琴况》中对每一况的文字说明,总结出其所代表的有...
关键词:琴论 文化内涵 美学观点 审美意境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