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微

作品数:10被引量:13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北华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现代汉语介词语法化介词动词GM(1,1)模型更多>>
发文领域:语言文字建筑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汉字文化》《现代交际》《东疆学刊》《出版广角》更多>>
所获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已读乱回”现象的会话分析及语用功能
《汉字文化》2025年第5期119-124,共6页郭一博 石微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新媒体语言传播机理及治理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4BYY15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社交媒体和即时通讯工具的普及,语言交流的方式和内容愈发多样化和复杂化。一种名为“已读乱回”的沟通现象在年轻人群体中逐渐兴起并流传开来,“已读乱回”成为他们应对不便直接回答或尴尬问题的独特沟通方式。...
关键词:已读乱回 会话含义 合作原则 礼貌原则 语用功能 
《欢乐喜剧人》作品幽默语言的生成机制及其语用阐释被引量:1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2期41-49,150,共10页石微 梁星 
北华大学研究生创新计划项目一般资助项目“认知语言学视阈下的《欢乐喜剧人》幽默语言研究”(北华研创合字[2019]第081号)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以《欢乐喜剧人》1—5季60期节目中的相声小品语言为语料,从语言要素、修辞手法、认知语言学和逻辑学等视角分析和探讨《欢乐喜剧人》相声小品幽默语言的生成机制,包括常规机制:同音易词、词语换境、同构歧解、借形说事;修辞机制:倒反...
关键词:《欢乐喜剧人》 幽默语言 生成机制 语用阐释 
输电工程造价指数构建及预测研究被引量:8
《价格理论与实践》2020年第1期99-102,178,共5页王佼(文/翻译) 石微 
东北电力大学博士科研基金启动项目(BSJXM-2019106):基于“静态控制、动态管理”的输变电工程造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构建科学的输电工程造价指数可以提高建设部门管控造价水平,同时客观反映要素价格对输电工程造价的影响。本文选取S省2010-2016年输电工程为样本,开展造价指数研究,并构建输电工程造价指数体系;采用GM(1,1)灰色预测模型对当前期及未来...
关键词:输电工程 造价指数 投入要素价格指数 GM(1 1)模型 
电视类古诗词节目的发展之道被引量:2
《出版广角》2017年第17期66-68,共3页石微 
在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下,电视类古诗词节目以通俗的表现形式与隽永的思想内容,成为近年来荧屏上一道亮丽的风景,对电视媒体产业与传统文化产业的繁荣都做出了积极贡献。但也要看到,当前的电视类古诗词节目仍存在需要改善的问...
关键词:电视类古诗词节目 受众接受心理 发展 自身属性 
论汉语介词产生的机制
《现代交际》2016年第11期17-18,共2页石微 
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x着’类介词的语法化研究"(吉教科文合字[2015]第96号)研究成果
文章在具体考察现代汉语单音节依据类介词产生过程基础上,归纳总结现代汉语单音节依据类介词产生的机制包括:重新分析、隐喻、语用推理和同步引申。这四种机制经常两两或两三结合诱发介词的产生。
关键词:依据类介词 重新分析 隐喻 语用推理 同步引申 
现代汉语介词“按”的形成和发展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5期21-24,共4页石微 
吉林省社会科学联合会项目"汉语介词产生的动因和机制研究"(省联1532-2);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x着’类介词的语法化研究"([2015]第96号)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现代汉语介词"按"来源于先秦动词"按"。"按"在先秦时期用在连动结构中,东汉时期,一些连动结构中的"按"可以重新分析为介词,介词"按"萌芽显现,魏晋南北朝至隋,"按"的介词用法逐渐成熟,宋代以后介词"按"进入沉寂期,直到清代,介词"按"的使...
关键词:“按” 动词 介词 
从《清文启蒙》看清初满族人对汉语的使用
《东疆学刊》2015年第1期41-45,共5页赵君秋 石微 
满汉合璧的《清文启蒙》是清代的满语教材,反映了清代前期满族旗人使用汉语的情况。从书中的汉语释义来看,雍正时期,满族人已进入使用满汉双语阶段,其作者是一个精通满语和汉语的双语人,普通的满族旗人也已经具有一定的汉语水平。但这...
关键词:《清文启蒙》 满语 汉语 母语干扰 满式汉语 
现代汉语介词“据”的形成及发展被引量:2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6期12-16,共5页石微 
北华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现代汉语依据类介词的语法化研究"(2014005)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现代汉语介词"据"来源于先秦动词"据"。"据"在先秦时期用在连动结构中,西汉时期,一些连动结构中的"据"可重新分析为介词,唐五代介词"据"发展成熟,宋代以后介词"据"进一步扩展。连动结构是引发动词"据"语法化的句法环境,而"据"后宾语由...
关键词:“据” 动词 介词 语法化 
现代汉语介词“论”的形成历史及其语法分析被引量:1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2期261-266,共6页石微 王浩垒 
吉林省语委"十二五"科研规划项目(JYKL125YB-18);贵州师范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
现代汉语介词"论"来源于先秦动词"论"。动词"论"在先秦时期用在连动结构中,两汉时期"论"所在的连动结构主次动词分化明显,唐代"论"由动词引申出介词用法,宋代以后"论"的介词用法进一步扩展。连动结构是引发动词"论"语法化的句法环境,连...
关键词:“论” 语法化 句法环境 语义演变 临界频率 
韩愈柳宗元诗歌复音词的总体特征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2008年第9期64-65,共2页石微 
韩愈、柳宗元诗中的复音词在数量上非常丰富,体现了中唐时期复音词极大丰富这一复音词发展规律。其中合成词的构词方式复杂多样,有并列式、偏正式、支配式、补充式、陈述式、附加式等。并列式构词法和偏正式构词法是合成词中最主要的...
关键词:韩愈 柳宗元 词汇 复音词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