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鸿琼

作品数:17被引量:9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泉州师范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书法书论美学思想虚静美学特征更多>>
发文领域:艺术文化科学文学语言文字更多>>
发文期刊:《书法赏评》《文艺争鸣》《闽江职业大学学报》《三明学院学报》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古代女书家简论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16年第5期82-85,共4页黄鸿琼 
大凡书作书名能留世者,皆除技法精到,功夫极深外,还应在字外修养上下功夫。这样书作才能达到高品,才有较高的审美意境。因为书即人。书法是一门艺术,是抒情言志的艺术。是线条艺术,更是文化书法。书法艺术美的本质是以笔墨线条的美来体...
关键词:女书家 文化內涵 人格修养 综合素质 
中小学书法教育的意义、现状、困境与对策被引量:1
《书法赏评》2016年第3期68-70,共3页黄鸿琼 
学习书法,首先要了解书法艺术美的本质。书法是一门艺术,是抒情言志的艺术;是线条的艺术;更是文化书法,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是中国传统文化“核心的核心”。书法艺术美的本质在于人格精神和文化内涵的象征,换句话说,书法艺术...
关键词:书法教育 困境与对策 中小学 书法艺术美 中华传统文化 意义 现状 中国传统文化 
王羲之及《兰亭序》对当下创作与审美的启示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第3期86-88,共3页黄鸿琼 
王羲之《兰亭序》之所以成为天下第一,不仅其技能技巧纯熟,更重要的是,其书作中体现出来的超凡入圣的艺术意境。书法艺术美的本质在于人格精神、文化内涵的象征。字外功夫的厚薄将直接影响到书作品味的高低。艺术意境之美是超然象外之...
关键词:兰亭序 虚静 艺术意境 “两尚” “两不” 
泰山羊氏书法家族探析被引量:1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106-107,111,共3页黄鸿琼 
泰山羊氏家族为魏晋时期高门。主要人物是羊祜、羊忱和羊欣。主要贡献除了除作方面,更重要还在于羊欣的书学理论文章《采古来能书人名》提出的美学思想,其文中还有一个重要贡献,即开启书法品评之风。总之,羊氏家族在书法创作和书法理论...
关键词:羊氏家族 书法品评   
书法美学史研究方法探索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32-34,共3页黄鸿琼 
中国美学在历史上一直是融在哲学、伦理学、文艺理论里研究,至近代才独立为一门学科。中国美学史则在1980年以后才有"体系性研究论著"。而中国书法美学史是中国美学史的一个分支,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因此,要研究书法美学史应了解书法美...
关键词:对象 范畴 方法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书法美学特征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89-93,共5页黄鸿琼 
继汉代书法觉醒之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书法美学进入了自为阶段。书法美学思想蓬勃发展,并达到空前的繁荣,出现了大量的书家、书论,在汉代书法美学思相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美学观点,崇尚自然,追求妍美,并开创了书法品评之风,形成...
关键词:玄学 妍美 书家 书风 书论 
苏轼的书法美学思想及其当代意义被引量:2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108-110,114,共4页黄鸿琼 
苏轼书法审美追求“适意”与“无法之法”,追求创新,并把深层“意”推向高峰,强调了书法的文化本位。苏轼批判地继承了前人业绩并超越前人的窠臼,是宋尚“意”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而苏轼所追求的书法审美“适意”、对深层“意”的强调...
关键词:“适意” “意” “无法之法” 张扬个性 
变革思潮冲击下的书法艺术——李贽与张瑞的当代意义
《文艺争鸣》2006年第5期117-119,共3页黄鸿琼 
关键词:书法艺术 张瑞图 李贽 思潮 变革 程朱理学 审美标准 “感悟” 
蔡邕书论的美学思想
《三明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89-92,共4页黄鸿琼 
蔡邕书论不但自觉地把语言学范畴的文字与美学范畴的书法区分开来,并且第一次较全面地、较系统地论述了书法美学的本质特征——书肇于自然、书法阴阳说、形、神、势、力、妙、书法的抒情性、“任情恣性”的创作自由状态。因此可以说蔡...
关键词:蔡邕 书法 美学思想 
王僧虔书论的美学思想被引量:2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110-114,120,共6页黄鸿琼 
王僧虔,南朝齐书法家,也是书法理论家。他的成就更重要的是他的书法美学方面的建树。王僧虔的书论很多,现存书论有《论书》、《笔意赞》、《书赋》。文中提出了天然与工夫、笔力与媚好、形质与神采、情与思等赋于独到见解的美学思想。...
关键词:王僧虔 书论 美学思想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