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美华

作品数:8被引量:94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西南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翻译研究后现代异化翻译非英语专业衔接手段更多>>
发文领域:语言文字文学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期刊:《当代文坛》《上海翻译(中英文)》《中国翻译》《外语界》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超越传统、现代与后现代:涌现性符号翻译理论被引量:1
《中国翻译》2023年第1期33-43,188,共12页宋美华 
复杂性于近年来受到中外翻译学界的关注。相关探索,以南非学者科布斯·马雷的涌现性符号翻译理论最为突出。该理论是对翻译研究宏观发展趋势中根本问题的回应,以复杂性哲学为认识论出发点,结合复杂性理论中的相关概念,在皮尔斯符号学中...
关键词:复杂性 涌现 符号翻译 约束 吸引子 
后现代翻译研究:后殖民、女性、解构被引量:4
《中国翻译》2020年第2期16-25,187,共11页宋美华 
后现代翻译研究的后殖民、女性、解构三个主要派别有互相交叉的地方,也有各自的理念和关注点。国内外翻译研究鲜有将三者放在后现代背景下加以同时考察,尤其是鲜有对三者关系的研究。本文尝试分析后现代翻译研究产生的哲学背景,理清后...
关键词:后现代翻译研究 后殖民 女性 解构 
本质主义,还是非本质主义?——翻译研究传统、现代与后现代哲学意义观的思考被引量:4
《上海翻译》2019年第5期7-13,94,共8页宋美华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社会学视阈下的当代藏族文学英译研究”(编号:18BYY031)
本文从翻译研究现代与后现代之间关于本质主义和非本质主义的辩论出发,通过理清本质主义、非本质主义的概念和发展,分析翻译研究传统、现代和后现代的哲学意义观。分析表明,本质主义论哲学的发展自身带有反本质主义的特点,反本质主义论...
关键词:本质主义 非本质主义 翻译研究 意义 
西方翻译研究的传统、现代与后现代:区别、对立、共存被引量:8
《中国翻译》2018年第2期17-24,128,共8页宋美华 
国内的翻译研究鲜有将西方翻译理论置于传统、现代和后现代框架下加以同时考察。本文尝试以关键词来厘清传统、现代、后现代翻译研究各自的特点,尤其突出现代描写翻译研究与传统翻译研究的区别、与后现代翻译研究之间的对立,浅析三者的...
关键词:翻译研究 传统 现代 后现代 图里 
纽约州立宾汉顿大学戏曲孔子学院陈祖言教授访谈录
《华西语文学刊》2016年第1期13-18,共6页宋美华 陈祖言 
以下访谈实录中,'问'为西南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宋美华副教授,'答'为陈祖言教授。问:为拓展、丰富孔子学院的教学内容,满足所在国师生多样化的文化需求,更好地传播中华文化,戏曲孔子学院于美国时间2009年11月6日在美国宾汉顿大学挂牌成立。
关键词:美国 汉顿 戏曲 访谈实录 学院 大学 
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评马丽华《风化成典·西藏文史故事十五讲》被引量:1
《当代文坛》2010年第2期131-134,共4页宋美华 
关键词:《走过西藏》 马丽华 风化 文史 故事 中国藏学出版社 现在进行时 纪实散文 
读者心理认知交际性异化模式构建被引量:1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71-76,共6页宋美华 夏纬荣 
目前 ,对交际性翻译的探讨以同化居多 ,对异化的研究较少 ,尤其是从译文读者心理认知的角度考察异化。在尝试性提出交际性异化模式 ,并在关联理论对话语理解中认知语境的动态描述、图式理论在语篇理解中的分级动态结构以及语篇和语言对...
关键词:读者 心理认知 交际性异化模式 交际性翻译 异化翻译 关联理论 语篇理解 话语理解 认知语境 图式理论 翻译批评 
英语写作中语篇衔接手段与语篇教学——对非英语专业大一本科生好作文与次作文的统计分析被引量:77
《外语界》2002年第6期40-44,共5页宋美华 夏纬荣 
本文基于Halliday&Hasan的语篇衔接理论,采用语言学中的统计方法,对364名非英语专业大一本科生所写作文中的好作文与次作文就语篇衔接特点进行了比较分析。此项研究基于如下假设:好作文中的语法衔接与词汇衔接手段的频度分布(frequency...
关键词:衔接手段 语篇教学 统计分析 频度分布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