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正荣

作品数:7被引量:2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青海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双语教学文化习性藏族双语态度双语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语言文字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青海社会科学》《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青岛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双语教学对中华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隐性构建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2期20-24,共5页官正荣 狄文婧 
青海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青南藏区信息化资源利用监控体系研究"(16042)
本研究采用绘画的质性研究方法,以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J小学和西宁市B小学的60名小学生为对象,考察现有双语教学模式和内容对学生中华民族认同、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的隐性构建。得出以下结论:双语教学环境下爱国主义教育取得显著成效,...
关键词:藏族文化 双语教学 中华民族认同 国家认同 隐性构建 
浅析青南藏区义务教育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4年第8期171-171,共1页官正荣 
青南藏区义务教育发展水平较低,打造一支符合青南藏区教育实际的教育管理队伍和师资队伍,充分利用民族文化的教育资源,建立适合我省青南藏区基础教育实际的有效的质量监控体系。
关键词:青南藏区 教育质量 监控 
青海藏区寄宿制学校教育氛围营造——基于教育生态学的思考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4期134-137,共4页官正荣 陈振宁 
2013年青海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青海藏区标准化寄宿制学校建设问题研究>(13030)
基于教育生态学的相关理论,以平衡观、整体观、系统观、动态观等教育生态学之视角,对青海藏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寄宿制学校的现状加以探讨,分析其影响因素并探讨寄宿制学校建设中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心理等素质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农村 义务教育 寄宿制 教育氛围 教育生态学 
玉树藏文化环境与双语教育
《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第2期67-71,共5页官正荣 张永辉 
玉树藏文化环境有其自身特点,教育面临诸多困难。玉树藏文化环境下,要发展玉树地区教育,就需进一步确定双语教学模式,建立和完善系统的双语教学体系,合理选用教材,以推广少数民族汉语水平等级考试制度为契机,改革汉语教学,并对少数民族...
关键词:玉树 文化环境 双语教育 
青海藏族青年民族认同的发展路径分析
《青海社会科学》2013年第3期142-145,162,共5页陈振宁 官正荣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文化和谐与青藏高原民族高等教育发展的问题研究"(09YJA880072)阶段性成果
藏族青年的民族认同随着年龄和教育程度的变化而发生变化,民族认同中的情感因素因为文化环境的多元性而进一步强烈,性别、来源地对民族认同的情感因子存在影响,所学学科性质不影响藏族青年民族认同的发展。多元回归分析发现藏族青年文...
关键词:藏族青年 民族认同 文化习性 回归分析 
学生双语态度对双语教学的影响——以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双语教学为例被引量:2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140-144,共5页官正荣 
本文以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245名藏族中小学生为对象,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和日常观察进行研究,从民族语言态度、汉语态度、双语语码转换态度三个维度对当地藏族学生接受双语过程的态度进行分析,认为今后双语教育的改革中可以尝试"一校双...
关键词:藏族 双语态度 双语教学 
青海藏族青年文化习性获得调查与研究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期40-44,共5页官正荣 陈振宁 
2009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09YJA880072)
本文通过对青海565名藏族大中学生文化习性的问卷调查及其分析研究,得出结论认为藏族大学生比中学生有更强的文化习性认同;藏族女性存在更强烈的民族语言认同;城镇藏族青年的主流文化态度和民族语言认同明显高于牧区青年;文科生对本民...
关键词:藏族青年 文化习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