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香玲

作品数:21被引量:62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河南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隐喻配价理论英语文化认知语法更多>>
发文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发文期刊:《沈阳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州学刊》《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大家》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一流本科英语专业基础课程时代特色思考被引量:1
《外文研究》2022年第1期8-12,105,106,共7页李香玲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英汉语义重合现象的认知语法研究”(19BYY112)。
基础课程对于一流本科英语专业的建设和发展至关重要。课程内容的时代性、语言学习的实用性和学习内容的人文性仍然是新时代英语专业基础课程的基本要素。线上—线下、课内—课外、人机—人际之间三个“相结合”是英语专业基础课程的时...
关键词:一流本科 英语专业基础课程 时代特色 
英汉语义重合实现句法成分联结的认知机制
《外文研究》2019年第3期11-18,105,共9页李香玲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英汉语义重合现象的认知语法研究”(19BYY112);河南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汉英语中语义重合的句法联结功能的认知研究”(2018BYY003)
语义重合是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语言现象。句子中兼任两个语义角色的名词或代词表现出句法成分联结功能,是一种隐性的句内成分联结方式。这样的语言单位同时凸显两个或多个语义侧面,不同语义侧面的凸显允准其同时参与两个或多个过程或关...
关键词:语义重合 句法成分 联结 
师范高校教师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8年第12期26-27,共2页李香玲 
河南省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重点项目“基于河南省教师教育类课程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研究(2015-JSJYZD-004)”
师资队伍建设对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是提高教育质量、发展教育事业的关键。师资队伍作为实施教育的主体,是高校一流本科教育质量的重要保障。师资队伍的建设是高等院校教师教育极其重要的基础环节,提升高校教师能力...
关键词:教师教育 师资队伍 教学能力 
接触与融合路径下的和谐文化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51-54,共4页李香玲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语词构块式音义象征关系理论研究"(编号:07BYY001);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英汉语词汇构块式音义象征关系对比研究"(编号:06JA740018);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汉语兼语式的语义融合研究:认知语法视角"(编号:2010FYY011)
文化寓于语言,语言折射文化,语言与文化不可分离。文化的接触与融合必然与语言的接触与融合密不可分。文化的接触与融合以语言的接触与融合为媒介,语言的接触与融合又会进一步促进文化的接触与融合。语言接触与文化融合路径下建构的文...
关键词:语言 文化 接触 融合 和谐文化 
英语形容词句式的语义融合研究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73-78,共6页李香玲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07BYY001);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09-ZX-022)
在认知语法的语法配价理论框架内探析英语形容词句式的语义建构,结果发现,一个形容词句式表达不同的语义,是由语言运用者对相关实体或事件的特征概念化的不同方式造成的。通过分析句式内成分之间不同的语义联结方式,从认知视角解释了相...
关键词:形容词句式 语义融合 自主/依存联结 配价理论 
注重人文内涵的高校英语专业教育质量提升研究
《大家》2011年第2期113-114,共2页李香玲 
省级教学改革项目“国家级教学团队框架下教师能力培养策略研究(2009SJGLX1120)”的阶段性成果
近年来,我国高校英语专业教育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在基础理论研究、教学实践、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本文以人文教育为指导,从教学理念的更新、教学内容的改革、教学方法的改进、教学手段的多样化、教学评价的完善...
关键词:英语专业 教育 质量 提升 
认知语法关照下英语形容词句式的语义概念化研究——以NP+BE+AP+TOVP构式为例被引量:5
《外语教学》2011年第2期6-10,共5页李香玲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语词构块式音义象征关系理论研究”(07BYY001);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英语形容词句式的自主/依存联结模型研究”(2009-ZX-022)的阶段性成果
认知语法语法配价理论对英语形容词句式的语义建构做出了强有力的解释。一个形容词句式表达不同的语义,是由语言运用者对相关实体或事件的特征概念化的不同方式造成的。不同的概念化方式在语言运用者头脑里产生了不同的意象,表征不同的...
关键词:形容词句式 自主/依存联结 概念化 
形式/意义“非”对应性认知探究被引量:1
《中州学刊》2011年第1期248-250,共3页李香玲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语词构块式音义象征关系理论研究>(07BYY001);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英汉语词汇构块式音义象征关系对比研究>(06JA740018);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汉语兼语式的语义融合研究:认知语法视角>(2010FYY011)的阶段性成果
语义的形成过程是概念化的过程。概念化的主体通过概念化从大量相同或类似的使用事件中抽象出相同的意象图式(概念框架),将其投射到语言,形成一种语言中形义对应的构式。构式中成分之间语义联结的灵活性从认知上解释了同一概念框架内不...
关键词:形义对应性 自主/依存联结 配价理论 形容词句式 
新闻事件中新词新语的认知心理机制被引量:5
《新闻爱好者(下半月)》2010年第12期82-83,共2页李香玲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语词构块式音义象征关系理论研究"(07BYY001);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英汉语词汇构块式音义象征关系对比研究"(06JA740018);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汉语兼语式的语义融合研究:认知语法视角"(2010FYY011)的阶段性成果
新闻中的新词新语不是凭空产生的。新词新语的产生是一个认知的过程。新词新语的创造和理解依赖人们头脑中存储的大量百科知识和进行隐喻思维的认知能力。隐喻思维的创造性和联想性使得新概念、新词语不断地产生,人类语言在这个过程中...
关键词:新词新语 认知机制 隐喻思维 
隐喻认知的文化透视被引量:21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121-125,共5页李香玲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语词构块式音义象征关系理论研究"(07BYY001)阶段性成果;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英汉语词汇构块式音义象征关系对比研究"(06JA740018)阶段性成果;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汉语兼语式的语义融合研究:认知语法视角"(2010FYY011)阶段性成果
隐喻是基于人类经验的主观认知活动。作为用一事物感知、体验另一事物的语言行为、认知行为和文化行为,隐喻必然反映文化的特征。隐喻本质上是一种认知和文化二位一体的现象,文化和认知在隐喻中的结合体现了文化、语言、认知三者之间的...
关键词:隐喻 认知 文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