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正连

作品数:16被引量:23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常州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中华文化文化自信文化创新《概论》课高校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期刊:《经济研究导刊》《新视野》《东岳论丛》《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下)》更多>>
所获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近代以来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演化与习近平“新时代”的逻辑关系被引量:2
《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4期18-22,35,共6页金正连 
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3MLB007)
近代以来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习近平"新时代"的昨天和前夜。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习近平"新时代"前溯百年的历史状态,是黑暗的前夜;毛泽东、邓小平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则是习近平"新时代"的昨天状态,与今日的"新时代"紧密相连,不可...
关键词:社会主要矛盾 习近平 新时代 辩证法 
文化自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中的坐标与逻辑被引量:6
《新视野》2017年第3期24-28,共5页金正连 
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与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研究"(13MLB007);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6SJB710019)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文化自信不是偶然的,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彰显其伟大力量之后,由显性建设成就内化为隐性民族精神的必然逻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持续发展、中华民族繁荣复兴所需要的持久而恒定的支撑力量和前进动力;文化自信是习近...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华文化 文化创新 文化自信 
论文化自信的独特价值被引量:2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3期52-57,共6页金正连 
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3MLB007)
文化自信是习近平寻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持久而恒定的支撑力量和前进动力的必然结果;文化自信是习近平对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的深层基因的精准剖解,使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脚踩大地、落地生根;文化自信体现出中国人民对中华文化...
关键词:文化自信 中华文化 文化创新 
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的实践辩证法
《社科纵横》2017年第1期28-31,共4页金正连 
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与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研究"(13MLB007)的阶段性成果
思想建党是理论构想、设想,是还没有付诸实践的头脑中的认识;制度治党是把对建党的认识、理论构想变成实践的规矩、行为守则,是给火车的正常运行铺设轨道。思想建党是隐性的、软的一手;制度治党是显性的、硬的一手。实践过程中又会产生...
关键词:思想建党 制度治党 实践辩证法 
马克思关于城市的核心见解及其当代意义
《东岳论丛》2016年第5期9-12,共4页金正连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1&ZD089)
20世纪60年代末以来,马克思主义在西方的城市研究中产生了重大影响,成为城市社会学、地理学以及都市研究的主流范式之一,甚至在建筑和城市规划等领域也产生了巨大的反响。如何通过与城市研究联姻,拓展马克思主义理论视域,并且回应西方...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城市研究 空间 
现代性逻辑批判与唯物史观的形成——马克思早期三个未完成的批判计划解读
《江苏社会科学》2016年第1期47-56,共10页苏哲 金正连 
作为思想史上的革命,唯物史观的形成过程与现代性思想在逻辑上的瓦解过程是一致的。就此来说,马克思早期思想变迁具有双重的思想史意义,既是理解唯物史观之生成过程和性质的依据,又是透视现代性思想之瓦解过程的中介。黑格尔法哲学批判...
关键词:唯物史观 现代性批判 马克思早期研究 现代性思想史研究 
自信与执着——折射中国梦的深层意蕴
《知与行》2016年第1期5-10,共6页金正连 
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与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研究"(13MLB007)的阶段性成果
中国梦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通俗化表达,集中体现了我党的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理论自信。中国梦折射出中国人民对绵延不绝、自强不息的五千年中华文化...
关键词:中国梦 自信 中华文化 创造精神 合作共赢 
从虚幻的伦理批评走向现实的历史批评——马克思从异化理论向物役性理论的转变
《社科纵横》2012年第5期113-116,共4页金正连 
马克思在其早期著作(1845年前)中,对于资本主义社会普遍存在的异化现象进行了无情的批判。但是这种批判因为没有现实基础,所以只能停留在虚幻的伦理批评之上。随着马克思对经济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这种批评在马克思那里便失去了张力。到...
关键词:马克思 异化 伦理批判 历史批判 主体性 
关于高校《概论》课的调查及对策研究
《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版)》2011年第4期84-85,共2页金正连 
《概论》课在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政治方向、责任感、理想、道德等方面具有其他课程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目前由于种种原因,该课程的实际效果与教育者的期望尚有一定差距。教育者要改进教学方式,丰富第二课堂,营造和谐的教学大环境,提高《...
关键词:《概论》课 现状 可行性研究 
论高校任课教师的角色回归被引量:1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0年第6期75-77,共3页金正连 
长期以来,教师的角色一直是传道、授业、解惑者。但现在的高校已经把原来全方位教师角色,细分为教授不同课程的许多专门的任课教师了。任课教师只负责具体课程的教学,而不负责学生的思想、品德等其他方面的问题。学生其他方面的问题由...
关键词:任课教师 教师角色 学生工作 辅导员 高校 优秀教师 成长与发展 回归 素质教育 了解学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