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迎春

作品数:30被引量:242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大连海事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翻译《唐律》法律英译译介传播学更多>>
发文领域:语言文字经济管理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发文期刊:《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辽宁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外国语文研究》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国古建筑文化异语原作的无本回译研究——以《北京的城墙与城门》为例
《中国科技翻译》2024年第2期29-32,41,共5页胡琴慧 刘迎春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古代自然科学类典籍翻译研究”(批准号14BYY030)的部分成果。
从元、明、清时期来华的西方旅行家、商人和传教士,到20世纪以来海外汉学家和科技史学家,都对中国古建筑文化进行了异语写作,传播了中国古建筑文化。本文以《北京的城墙与城门》为个案分析,探讨中国古建筑文化异语原作的无本回译方法。...
关键词:古建筑文化 异语写作 无本回译 个案分析 
《图像中国建筑史》“斗栱”系列术语英译知识再生产阐释被引量:3
《当代外语研究》2024年第1期49-58,68,共11页田华 刘迎春 
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中国古建筑文化术语翻译与国际传播研究”(编号L20BYY020)的阶段性成果。
中国古建筑术语是构成古建筑知识的基本元素,其英译对于能否有效进行古建筑知识的跨文化再生产至关重要。知识翻译学将翻译定义为跨语言的知识加工、重构和再传播的文化行为和社会实践。以知识翻译学为视域,采用描写性研究方法,以《图...
关键词:知识翻译学 知识再生产 古建筑术语 斗栱 
中国古建筑文化术语英译图文关系研究被引量:3
《中国科技翻译》2023年第1期1-4,60,共5页田华 刘迎春 刘艳华 
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中国古建筑文化术语翻译与国际传播研究”(L20BYY020)的阶段性成果。
本文以中国古建筑学者梁思成英文版著作《图像中国建筑史》为考察对象,运用Martinec和Salway的图文关系系统论,对中国古建筑文化术语英译中的图文关系进行研究。结果发现:中国古建筑文化术语英译中的图文地位表现为图文独立、图文互补...
关键词:图文关系系统论 古建筑文化术语 多模态翻译 
轮机英语文体中被动语态的翻译补偿方式
《青岛远洋船员职业学院学报》2022年第1期50-53,共4页韩培培 刘迎春 
被动语态是轮机英语应用较广泛的文体模式,与中文主动式表达习惯存在差异,在翻译过程中需要补偿翻译行为。鉴于轮机英语的科技英语属性,转类补偿和转位补偿是被动语态在轮机英语语境中的适宜翻译行为。
关键词:翻译补偿 转类补偿 转位补偿 轮机英语 被动语态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航海典籍《瀛涯胜览》米氏英译本研究
《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3期1-8,共8页季翊 刘迎春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外海洋文化交流历史文献的整理与传播研究”(17JZD049);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山东海洋文化在英语世界的译介与传播研究”(21DYYJ02);山东省人文社会科学课题“山东科技典籍在英语世界的译介与传播研究”(2021-JCWX-07);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山东海洋文化英译策略研究”(ZD202008590)。
英国汉学家米尔斯的《瀛涯胜览》英译本堪称向西方译介中国古代航海历史与海洋文化的汉学巨制。为了解米尔斯在英译航海典籍的过程中如何进行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与转换,从生态翻译学理论视角进行探讨。研究结果显示,通...
关键词:生态翻译学 《瀛涯胜览》 海洋文化交流 翻译方法分析 
中国航海典籍《瀛涯胜览》英译本的副文本解读被引量:2
《外国语文研究》2021年第4期102-112,共11页季翊 刘迎春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外海洋文化交流历史文献的整理与传播研究”(项目编号:17JZD049);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山东海洋文化在英语世界的译介与传播研究”(项目编号:21DYYJ0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国航海典籍《瀛涯胜览》真实地记录了郑和船队的海外见闻以及中国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友好往来。英国汉学家、研究型译者米尔斯的《瀛涯胜览》英译本是迄今为止郑和航海文献的首部、最重要的外文全译本,可谓西方汉学家郑和航...
关键词:航海典籍《瀛涯胜览》 英译本 副文本解读 
清代上海沙船航运业的兴衰——基于日本学者松浦章的考证
《世界海运》2021年第4期42-48,共7页刘迎春 季翊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外海洋文化交流历史文献的整理与传播研究”(批准号17JZD049)。
中国的沙船源于江南平底海船,历史悠久,至清代时沙船航运已经具有相当大的规模。基于日本关西大学中国海洋史研究专家松浦章的珍贵考证资料,介绍清代上海沙船航运业从萌芽到繁盛、再到衰落的全过程,还原清代上海沙船航运业的全貌,希望...
关键词:清代上海沙船 航运业发展史 日本学者视角 松浦章 
《天工开物》中生态文明思想的当代阐释与国际传播研究被引量:4
《理论界》2020年第7期83-88,共6页王芊芊 刘迎春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古代自然科学类典籍翻译研究”(批准号:14BYY030);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外海洋文化交流历史文献的整理与传播研究”(批准号:17JZD049)的部分研究成果。
《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古代百科全书式的科技典籍,对当时的世界科技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本文首先研究该部典籍所蕴涵的"天人合一"等生态文明思想,并阐释其对我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当代价值;最后以《天工开物》翻译为例,提出了对外传...
关键词:《天工开物》 生态文明思想 国际传播 文化自信 
基于“术语在线”的科技术语多义表征研究——以航空和航海术语为例被引量:5
《中国科技术语》2019年第4期13-18,共6页吴云涛 刘迎春 
中国民航大学中央高校基金项目“基于功能主义目的论视角的民航应用文本语篇分析及其英汉互译策略研究”(3122013E006);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古代自然科学类典籍翻译研究”(14BYY030);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外海洋文化交流历史文献的整理与传播研究”(17JZD049)
文章以“术语在线”为主要验证平台,以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发布的权威词库为基准语料,对航空与航海相关领域的若干典型交叉词条的义项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就其语义框架与阐释空间进行研究。研究发现:首先,在航空与航海领域存在大...
关键词:术语在线 航空术语 航海术语 多义表征 
多模态翻译视角下中国古代科技文明的国际传播被引量:16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2期49-55,共7页王海燕 刘欣 刘迎春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古代自然科学类典籍翻译研究"(14BYY030);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外海洋文化交流历史文献的整理与传播研究"(17JZD049)的部分研究成果
中国古代科技文明"走出去",翻译是重要的媒介。以中国科技典籍中的农学、军事和医学三个子类为研究对象,采取定性研究法与个案分析法,探究如何将视觉模态与听觉模态的非语言翻译策略与言语翻译策略协同,对中国科技典籍进行更加有效的国...
关键词:科技典籍 多模态翻译 对外传播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