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雯

作品数:8被引量:6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吉首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谷崎润一郎文化学习动机二外日语教学模式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更多>>
发文期刊:《文学教育》《教育观察》《成才之路》《时代文学(下半月)》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民族地区高校二外日语教学改革初探——以吉首大学为例被引量:4
《教育观察》2016年第3期101-102,共2页王雯 
吉首大学2014年校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外语人才市场新需求下民族地区二外日语课堂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2014JSUJGB20)
当今社会对外语人才的需求已向双语甚至多语型方向发展,而目前高校二外日语的教学现状却不尽如人意,并不能满足当前外语人才市场的需求。为了适应社会的需要,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二外日语教学应从课程设置、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模式...
关键词:教学改革 学习动机 课程设置 教学模式 
遥远的“文化故乡”——论谷崎润一郎的中国情结
《时代文学(下半月)》2015年第9期51-53,共3页王雯 
日本唯美派作家谷崎润一郎创作了大量中国题材的文学作品,显示出其执着的中国情结。谷崎的中国情结自幼便已形成,那是对从古汉籍中提炼的唯美诗意的古代中国的憧憬。通过两次中国之旅,谷崎完成了对中国之梦追寻,进而梦想破灭的过程。但...
关键词:中国情趣 文化故乡 唯美 古典 
日本转向文学和战时文学的考察被引量:1
《文学教育》2014年第3期42-42,共1页吴婷 王雯 
转向文学是指由于政府的介入而不得不放弃共产主义理想的作家写的作品。而战时文学是指日本举全国之力投入战争之后一些作家发表的恐惧战争的作品。不管是转向文学还是战时文学,其根本是反映了日本人不得不与良心对抗的矛盾与斗争,包含...
关键词:日本 转向文学 战时文学 
丑陋的西洋崇拜——论谷崎润一郎的《痴人之爱》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4年第1期62-62,64,共2页王雯 
在日本唯美派作家谷崎润一郎的文学作品中,《痴人之爱》可以说是难得一见的具有现实意义的小说。作品中对男女主人公盲目崇洋的行为和心理的描写,正是谷崎含蓄地对当时日本社会崇洋之风的批评。
关键词:盲目崇洋 肤浅 洋气 模仿 
浅析谷崎润一郎《刺青》中的女性美被引量:1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3年第8期45-45,49,共2页王雯 
《刺青》作为日本唯美派作家谷崎润一郎的早期代表作品,竭力宣扬美具有强大力量,通过塑造毒妇、妖妇形象,尤其是通过对女性肉体之美的极力赞扬,来歌颂女性官能美,体现了谷崎独特的审美意识。
关键词:女性美 妖妇性 官能美 恶魔 
例谈谷崎润一郎的苦难美学
《文学教育》2012年第21期32-33,共2页王雯 
贯穿谷崎文学终生的主线就是对美的义无反顾的追求。在他的作品中所描绘的对美的追求过程始终是充满艰难困苦的,即为了获得美,势必要经历种种苦难。其代表作品《春琴抄》十分明显地体现出这种苦难美学观。
关键词:苦难美学 自我牺牲 跪拜 
日语听力考试与教学初探
《陕西教育(高教版)》2009年第10期96-96,101,共2页王雯 
在日语教学中,听力是学生日语学习的基础和关键,听力教学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学生语言知识的接收,语言基本技能的训练及实际交际能力的培养。而且,就目前各种日语考试的出题倾向来看,越来越侧重于对考生听力水平的考察。本文将通...
关键词:试题分析 听前活动 关键词句 口语 文化 
试论“ちょっと”的用法
《成才之路》2009年第15期52-52,共1页王雯 
“ちょっと”这个词在日语会话中,使用频率非常高,能准确无误地理解和使用这个词,将会对日常日语交流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因此,日语学习者除了需要了解“ちょっと”的基本含义之外,还需要掌握在交流中这个词的功能,即在哪些特定...
关键词:ちょっと 基本含义 日常交流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