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应彬

作品数:9被引量:59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教学改革离心铸造工程训练中心离心铸造机芯片集成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理学一般工业技术机械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农业教育研究(西南)》《机械设计》《高教论坛》《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三种梁纯弯曲正应力的理论与实验研究被引量:4
《实验科学与技术》2021年第4期18-23,共6页陈红兵 李丽 姚丽萍 郑应彬 
西南大学实验技术研究项目(SYJ2021019);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204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1875480)。
该文对单根矩形截面梁、叠梁和组合梁这三种梁的纯弯曲正应力进行了理论分析计算和电测法实验测试。实验数据结果验证了理论计算和实验方法的正确性,揭示了三种梁纯弯曲正应力的分布规律。实验数据表明叠梁的弯曲正应力最大,组合梁次之...
关键词:矩形截面梁 叠梁 组合梁 弯曲正应力 电测法 
机械类材料力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被引量:13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第4期152-154,共3页姚丽萍 马永昌 郑应彬 
以培养基础厚、能力强的创新性人才为目标,从材料力学课程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机械类本科材料力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尝试.实践表明,材料力学课程教学改革对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创新性 材料力学 教学改革 
材料力学实验教学改革探讨被引量:23
《实验科学与技术》2014年第6期77-80,共4页陈红兵 郑应彬 罗书强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XDJK2013C106);西南大学2012年本科实验教学改革行动计划资助项目
分析了材料力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教学改革措施。例如,改变材料力学实验教学观念;改革材料力学实验教学内容;改革材料力学实验教学方法;加强实验室建设;改革材料力学实验考核方法等。实践证明上述做法有助于提...
关键词:材料力学实验 教学改革 教学内容 实验成绩 
三轮式重力势能小车大角度转弯性能优化被引量:9
《机械设计》2014年第10期50-55,共6页张春 郑应彬 马永昌 
根据第3届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题目要求,采取不同策略,设计了一种两前轮转向,单后轮驱动的三轮重力势能绕障小车,以圆柱槽凸轮驱动转向梯形作为转弯机构。针对上一届竞赛中出现的小车行驶轨迹因打滑而不稳定和不可重复的问题...
关键词:重力势能小车 大角度转弯 动力学仿真 优化设计 
论高校工科学生的企业研发能力培养被引量:1
《高教论坛》2011年第5期68-71,共4页张春 郑应彬 唐超 
面向企业培养工科大学生研发能力,是提高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契合度和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一环。当前工科毕业生从事企业研发工作,存在职业意识和学习观念欠缺、科学素养低、组织实施研发工作能力不强等问题。工科培养方案中缺乏针对企业...
关键词:研发能力 培养 问题 实践环节 
柔性制造系统工程训练教学实践被引量:5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第6期190-192,共3页郑应彬 代荣 
在实验室引入柔性制造系统用于工程训练教学,以加强学生柔性制造及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该系统可以实现综合调控、终端控制、网络数据交换等功能,基本包括了绝大部分工业生产中所涉及的应用技术。通过该系统教学,可使学生基本认识柔性...
关键词:柔性制造系统 工程训练 教学实践 
对高校工程训练教学的几点思考
《群文天地(下半月)》2010年第1期109-109,114,共2页陈红兵 罗书强 郑应彬 
高等工程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适应现代工程发展需要的未来工程师。工程训练中心作为高等学校,尤其是理工科院校的学生进行工程素质教育和技能培训必不可少的实践教学基地,不仅应成为大学生们进行基本技能训练的平台,同时也应成为他们开...
关键词:训练教学 工程师 工程训练中心 高校 高等工程教育 实践教学基地 工程素质教育 基本技能训练 
金工实习中数控加工教学方法研究被引量:4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157-159,共3页代荣 郑应彬 
西南大学金工实习教学改革研究资助项目
阐述了金工实习的重要性以及数控加工在金工实习中的地位,详细介绍了西南大学数控实习的组织方式和时间安排,对数控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了探讨,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总结了一条可行的教学方法,即理论与举例并行,为以后的实践教学提供...
关键词:金工实习 数控教学 理论 举例 
建立完善的工程训练体系丰富大学生素质教育手段
《农业教育研究(西南)》2004年第2期39-41,共3页邱兵 郑应彬 张建军 
本文就如何整合学校现有实验实习资源,建立工程训练中心,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培养高技能创新型人才作了介绍。
关键词:大学生素质 教育手段 工程训练中心 创新型人才 学校 素质教育 动手能力 资源 整合 体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