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璇

作品数:11被引量:16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东莞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思政课视域实践教学话语体系中国共产党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期刊:《吉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辽宁行政学院学报》《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大思政课”视域下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路向被引量:1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4年第23期74-76,共3页吴晓璇 郑利雄 
教育部2022年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究专项一般项目“‘大思政课’视域下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创新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2JDSZK081
基于“大思政课”理念,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创新要注重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双向赋能,使学生真正做到学思用贯通;要注重教学空间与时间的优化延展,捕捉教学时机,在历史、现实、未来中深度融合社会生活;要依托“大思政课”实践教...
关键词:大思政课 思政课实践教学 改革路向 
社会生活赋能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核心要旨与实施策略
《喀什大学学报》2024年第2期97-102,共6页吴晓璇 
教育部2022年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究专项一般项目“‘大思政课’视域下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创新研究”(22JDSZK081)。
善用“大思政课”,需要把握社会生活与思政课教学的关系,这是在社会生活中讲好思政课的逻辑前提。基于对社会生活的整体审视和资源利用,目标旨归、内容供给、主体多元化是社会生活赋能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核心要旨。审思思政课实践教学的...
关键词:社会生活 思政课实践教学 核心要旨 实施策略 
伟大抗疫精神涵育新时代大学生精神成长的价值意蕴、核心维度与实践理路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年第6期27-30,共4页吴晓璇 石文斌 
2022年度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究专项一般项目——“‘大思政课’视域下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创新研究”,项目编号:22JDSZK081;2020年度广东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题——“伟大抗疫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的逻辑分析和实践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20GXSZ180;东莞职业技术学院2022年度校级质量工程——“‘大思政课’视域下高校思政课教学生活化研究——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为例”,项目编号:JGXM202207;2020年东莞职业技术学院重点课题——“伟大抗疫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路径研究——以广东高校为例”,项目编号:2020a16。
伟大抗疫精神涵育新时代大学生精神成长蕴含着提升精神追求、增强精神动力和培育全面发展时代新人的价值意蕴。坚定理想信念、锤炼斗争精神、强化自信精神和升华生命道德是伟大抗疫精神涵育新时代大学生精神成长的核心维度。依靠思政课...
关键词:伟大抗疫精神 大学生 精神成长 
“大思政课”视域下高职院校思政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双向赋能探析——以东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被引量:1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年第3期84-88,共5页吴晓璇 
2022年度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究专项一般项目“‘大思政课’视域下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创新研究”(项目编号:22JDSZK081);东莞职业技术学院2022年度校级质量工程“‘大思政课’视域下高校思政课教学生活化研究--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为例”(项目编号:JGXM202207)的研究成果。
“大思政课”理念包含对思政课理论教学的社会生活省思和对实践教学的育人功能审视。“大思政课”理念蕴涵思政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统一的基本遵循和路径选择,可以从教学空间、教学时间、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社会协同机制等方面着手...
关键词:大思政课 理论教学 实践教学 
日常生活视域下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话语体系创新策略被引量:8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3期109-115,共7页吴晓璇 
广东省学校德育科研课题“日常生活视域下新时代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话语体系创新研究”(2019GXSZ113);东莞职业技术学院校级质量工程建设项目“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话语体系建设研究与实践——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为例”(JGYB201919)。
基于日常生活的视角研究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话语体系的创新策略,是提升思政课实效性的重要途径。着眼于日常生活创设思政课教学话语的语境,使教学叙事有人物有故事有情节。以日常生活联通思政课的教学话语内容,教学话语内容的逻辑起...
关键词:日常生活 思政课 教学话语体系 创新 
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历史考察
《吉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8年第4期34-37,共4页吴晓璇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历史考察与经验研究"[14YJC71002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政治追求和价值导向。在政治上,确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载体,赋予人民主体地位的法律保障;在经济上,确保经济建设为了人民,落实利民的经济举措,坚持经济建设依靠人民...
关键词:建国初期 中国共产党 人民主体地位 
党的十九大报告的历史主义审视被引量:1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18年第3期58-62,共5页吴晓璇 
校级重点课题<高校建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权的实践研究>(2016a28)的阶段性成果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要求我们从客观存在的历史事实出发,把问题置于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进行研究,用辩证的观点看待历史。党的十九大报告贯穿着一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轴线,总结过去、研判现在、统筹未来,充分运用了"历史"话...
关键词:十九大报告 历史主义 话语表达 精神实质 人民主体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课话语体系创新策略探究——基于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的视角被引量:2
《教育观察》2018年第19期113-115,共3页吴晓璇 
东莞职业技术学院重点课题"高校建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权的实践研究"(2016a28);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生活观教育研究"(2018JKSJD78)
创新教学话语体系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和实效性的重要途径。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内容和风格对高校思政课教学话语体系的创新策略有重要的启示作用。主要启示如下:打好比喻,使思想政治课话语体系具体...
关键词: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 思想政治课 话语体系 
毛泽东诞辰纪念活动与政治社会化
《党史文苑(下半月学术版)》2014年第1期20-21,共2页吴晓璇 
毛泽东诞辰纪念活动是政治社会化的重要媒介,蕴含丰富的政治社会化内容,发挥着重要的政治社会化作用。
关键词:毛泽东诞辰 纪念活动 政治社会化 
试析毛泽东诞辰纪念活动的政治功能
《理论观察》2013年第10期61-62,共2页吴晓璇 
毛泽东诞辰纪念活动政治性、政策性和现实性都很强,具有建构政治符号,彰显执政自信,开展政治教育,强化政治认同和强化集体记忆、增强社会凝聚力的政治功能。
关键词:毛泽东 诞辰纪念活动 政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