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革华

作品数:59被引量:296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深圳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大学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职业生涯发展教育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期刊:《高校辅导员学刊》《人力资源》《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广东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题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两个结合”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时代价值与实践路径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25年第1期20-22,共3页张革华 周雨柔 
2022年度广东省青少年研究共建课题“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研究”(2022GJ038);深圳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成果;深圳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研究课题“生成式人工智能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研究”(2023SZ25);2022年深圳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两个结合’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研究”(JG2022141)。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两个结合”这一重大理论创新成果。“两个结合”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学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在融入过程中,应坚持以挖掘文化厚度增强思想性、以提高理论深度增强理论性...
关键词:“两个结合” 高校 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学研究 
思政课教学中“授”“受”关系的改进研究
《大学(思政教研)》2024年第10期75-78,共4页张飞凤 张革华 
2020年广东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题项目“抗疫经验事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研究”(项目编号:2020GXSZ085);2022年深圳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两个结合’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研究”(项目编号:JG2022141)。
思政课教学中良好的“授”“受”关系有助于打造有高度、有态度、有温度的思政课,更有助于提高“受”者的价值认同、知识认同、情感认同等。通常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授”者存在角色定位有偏差、教学方法失当的问题,“受”者存在课程...
关键词:思政课 “授”“受”关系 主导性 获得感 
潮汕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行性及现实路径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4年第2期16-21,共6页张革华 梁美娟 
培养勇于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是新时代赋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潮汕文化中,诸如潮汕语言文学、潮汕民俗文化等是涵养大学生文化自信的有效载体,精细考究、崇文重教、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等则是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的精神...
关键词:潮汕文化 岭南文化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ChatGPT背景下青年学生面临的意识形态风险及其应对策略被引量:1
《贵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3年第4期90-96,共7页张革华 周雨柔 
2022年度广东省青少年研究共建课题“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研究”(项目编号:2022GJ038);2020年广东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题项目“抗疫经验事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研究”(2020GXSZ085);2022年深圳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两个结合’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研究”(JG2022141)阶段性成果;深圳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成果。
在ChatGPT强大功能的背后隐藏着非主流的价值倾向,对我国的意识形态领域带来冲击。青年学生作为新技术使用的主力军,ChatGPT对其意识形态安全造成了价值渗透、信息茧房、技术异化、交往异化的潜在风险。为此,学校作为培养青年学生对主...
关键词:ChatGPT 意识形态风险 青年学生 应对策略 
论党的自我革命的真善美意蕴
《中共桂林市委党校学报》2023年第2期13-17,共5页张革华 周雨柔 
2020年广东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题项目“抗疫经验事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研究”(2020GXSZ085);2022年深圳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两个结合’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研究”(JG2022141)阶段性成果、深圳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成果。
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卓绝,探索出自我革命这一破解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确保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为实现伟大梦想提供了重要理论遵循。结合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认识党的自我革命,从历史性与时代性、...
关键词:党的自我革命 党的二十大 真善美 
荀子道德教育思想的内涵及当代价值被引量:1
《深圳社会科学》2023年第2期150-160,共11页张革华 王慧敏 
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先秦儒家道德教育思想研究”(2022GXJK312)。
战国末期,社会礼崩乐坏,道德秩序崩塌,具有现实使命感的荀子积极思考如何重新构建社会道德秩序,提出了具有独特性的道德教育理论体系。深入分析荀子道德教育思想的理论内涵,特别是荀子道德教育思想的目标、内容、方法,可为解决我国当代...
关键词:荀子 道德教育目标 道德教育内容 道德教育方法 道德实践 
台湾地区道德教育:课程类型与实践方式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年第1期32-36,共5页张革华 张飞凤 
深圳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课题(思政教育专项课题)。
台湾地区道德教育课程自2006年恢复以来,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确立了“启发生命潜能,陶冶生活知能,促进生涯发展,涵育公民责任”的目标,通过具有认识性、实践性和校本化特色的课程呈现出来,再通过台湾地区教育事务主管部门、各市县和各...
关键词:台湾地区 道德教育 目标 课程 实施策略 
习近平关于德育重要论述的真善美意蕴
《中共桂林市委党校学报》2021年第3期16-20,共5页张革华 张飞凤 
2020年广东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题项目“抗疫经验事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研究”(2020GXSZ085);2020年深圳大学党建研究重点项目“后疫情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工作创新研究”(2020DJYJ003)阶段性成果;深圳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成果;。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系统阐述了我国德育领域的一系列问题。整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中有关德育的内容,从"真""善""美"的维度进行分析,习近平关于德育重要论述的"真"体现其所蕴含内容的规律性与客观性,并体现其核心旨要;"善"...
关键词:习近平 德育 真善美 
中等收入群体:社会功能、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以深圳建设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为例
《贵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1年第1期92-96,85,共6页张革华 张飞凤 
2018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时代中国新移民的文化认同研究”(18BKS100)的阶段性成果。
中等收入群体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基石。中共中央文件中多次提出要扩大我国的中等收入群体,其已成为我国今后的主要施政目标之一。以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为例,分析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对其发展具有的重要意义。但现仍有诸多的...
关键词:中等收入群体 社会功能 现实困境 路径选择 
深圳精神于“深圳人”教育价值之实现路径被引量:1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9年第5期29-33,共5页张革华 陆钰霜 
2018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时代中国新移民的文化认同研究”(18BKS100);深圳大学马列专项“以文化人与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实现研究”(00000209)的阶段性成果
新时期的深圳精神包含志愿精神、关爱精神、慈善精神、宽容精神等内容。这与深圳的发展历史与现状、深圳的精神文化面貌以及“深圳人”的道德精神品质具有密切关联。深圳精神本质上就是“深圳人”精神。“城市需要精神,是因为人需要精神...
关键词:时代内涵 意义建构 实现路径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