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国秀

作品数:156被引量:818H指数:16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首都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抗逆力孩子教师家庭青少年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期刊:更多>>
所获基金: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强化关系,为儿童冒险精神赋能
《教育家》2025年第11期38-39,共2页陈盈 田国秀 
冒险精神是一种勇于面对未知、挑战未知、不惧失败、积极进取的精神品质。缺乏这种精神,孩子可能会变得消极被动、过分依赖、不思进取。在培养孩子的冒险精神方面,我们需要集合多方力量,共同努力,让孩子在适度的冒险与挑战中获得成长。...
关键词:创造力 高自尊 冒险精神 多方力量 低自尊 
“教良心书”:情感能量视域下中学教师教育激情研究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1期170-179,共10页胡鹏辉 杜沙沙 田国秀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情感能量视角下乡村教师教育质量提升的精准支持研究”(23CSH041)的阶段性成果。
“教良心书”指的是教师持有不公平感时,在良心的驱使而坚持教学工作并维持在一种低限度平衡的状态,其具有时代性、情感性、多样性和伦理性。本研究基于一所西部县城中学教师访谈和其教育活动的长时段观察,聚焦于教师“教良心书”这一...
关键词:县城中学教师 “教良心书” 情感能量 生源降级 安全第一 
实习教师教学焦虑的表现与形成机制——基于斯宾诺莎的情感学说
《教师教育学报》2024年第6期73-81,共9页田国秀 刘天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重大项目“追踪数据驱动的教师专业发展质量研究”(22JJD880009),项目负责人:康晓伟。
近年来,教师教学焦虑受到广泛关注,而实习教师的教学焦虑却鲜有研究。基于斯宾诺莎情感学说的研究视角,运用半结构化访谈方式收集资料,并结合程序化扎根理论和Nvivo11 Plus软件对实习教师教学焦虑的情绪表现和形成机制进行动态分析,可...
关键词:实习教师 教学焦虑 斯宾诺莎情感学说 主动情感 充分观念 
资源保存理论视角下实习教师的抗逆力现状及改善建议
《教师发展研究》2024年第4期88-96,共9页田国秀 刘天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重大项目“追踪数据驱动的教师专业发展质量研究”(22JJD880009)。
实习教师作为教育领域的基石人才,对推动教育质量的提升具有关键性作用。通过对279位实习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并辅以7位实习教师的访谈发现,实习教师的总体抗逆力水平相对较高,但在情感维度和动机维度方面存在明显短板。究其原因,是由于个...
关键词:实习教师 抗逆力 资源保存理论 
何以扎根乡村:生命历程视野下乡村教师成长路径及影响因素研究
《教育科学》2024年第6期80-87,共8页康晓伟 吕冰欣 田国秀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2022年度重大项目“追踪数据驱动的教师专业发展质量研究”(项目编号:22JJD880009)。
培养“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乡村教师是振兴乡村教育的着力点。探究乡村教师成长路径及影响因素、揭示乡村教师成长规律,对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具有重要价值。基于生命历程理论,本研究通过分析六位乡村教师的自传,发现从童年求学、...
关键词:乡村教师 教师生命历程 乡村教育振兴 
情感理性主义道德观:当代师德建设的理据与策略
《人民教育》2024年第19期44-47,共4页田国秀 刘天 万瀚龙 
过往关于师德失范问题的研究,或从理性道德视角注重意志规约,或从情感道德视角着力感性塑造,这两种视角各有偏颇。本文提出情感理性主义道德观,以情理交融视角理解师德,主张对教育事业的理智之爱是教师的最高德性。基于此,文章提出情理...
关键词:情感 理性 道德 师德建设 
完善家庭联结通道,帮助孩子远离孤独
《教育家》2024年第43期36-37,共2页刘天 田国秀 
青春期是个体由儿童向成年人转变的过渡期,在此阶段,儿童群体普遍经历着孤独感的侵扰。想要帮助孩子远离孤独,培育家庭的抗逆力水平、修复家庭联结通道,不失为一剂良药。儿童孤独感的表现孤独感不仅是一种情感上的缺失,还是对归属感、...
关键词:情绪体验 儿童群体 帕尔曼 孤独感 抗逆力 社会关系 青春期 归属感 
线上教学中师生支持型情感的建构——针对学生“挂机”现象的田野研究
《华夏教师》2024年第25期3-6,14,共5页杜倩 田国秀 张弘宇 
本文针对线上教学中出现的“挂机”现象,即教师端可见学生在线,学生只是登录却没有参与课堂、融入学习这一行为,从情感角度进行探讨。研究认为在线教学中师生情感体验模糊、情感表达受阻、情感关系疏离以及学生对原有情感规则的漠视,导...
关键词:线上教学 支持型情感 “挂机”现象 田野研究 
高校教师参与学科建设的底层逻辑阐释被引量:1
《北京教育(高教)》2024年第9期27-30,共4页后慧宏 田国秀 
高校学科建设支撑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社会职能履行,然而高校教师参与学科建设的底层逻辑亟须阐明。从高校学科建设来看,教师既参与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功能性要素建设,也参与着研究方向、学术团队、学术平...
关键词:高校教师 学科建设 学科形态 知识生产 
情感劳动研究的模型比较——兼论教师如何改进情感实践被引量:2
《比较教育研究》2024年第8期57-66,共10页田国秀 朱小爽 张紫涵 
教育是一项情感实践,需要教师付出大量的情感劳动。阿莉·拉塞尔·霍赫希尔德首创的“情感劳动”概念及相关理论引发丰富的后续研究。格兰迪、托特泰尔、博尔顿和哥伦布四位学者分别从情感劳动策略的完善、情感劳动过程的细化、情感劳...
关键词:情感劳动 模型比较 教师情感实践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