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明

作品数:36被引量:96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广州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杂剧脚色中国文学戏剧唐代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文化科学艺术语言文字更多>>
发文期刊:《宗教经典汉译研究》《教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艺术百家》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高等学校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中国文学昧知型的演进与理论意义
《学术研究》2016年第12期144-157,共14页刘晓明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从田野到理论:中国古典戏剧的形上之思"(08BZW022)的阶段性成果
昧知型涉及的核心问题是关于思维与认知的先在规定性。昧知型以先在的无意识的方式影响作家的创作,成为中国文学显相的可能条件。根据中国文学的历史实践,可以提炼出五种文学昧知型:确然昧知型、概然昧知型、超然昧知型、反思昧知型、...
关键词:中国文学 昧知型 显相 自在 
开幕词 信仰与经典翻译
《宗教经典汉译研究》2013年第1期290-293,共4页刘晓明 
尊敬的各位专家、各位学者,尊敬的雷雨田教授:首先我代表广州大学人文学院祝贺我们这一次的研讨会顺利的召开!感谢我们诸位专家,我知道有人是从非常远的地方来的,包括国外,还有我们中国港澳地区,以及国内兰州、北京等地远道而来...
关键词:开幕词 翻译 信仰 广州大学 人文学院 港澳地区 专家 尊敬 
从理据到实践:多元文化路径中的主体反身性建构被引量:1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8期84-87,共4页刘晓明 禹奇才 蔡忠兵 何晓晴 王凤霞 李芬 
如何在大学探寻人才生成的多元文化路径,广州大学"文化素质教育"课题组经过五年来的探索,认为文化素质的教育不能依靠开展一些外缘于主体的活动就可达到目的,而首先应解决认识论上的问题,应将文化素质教育置于认知主体的反身性建构这一...
关键词:文化素质 反身性 多元路径 实践活动 
中国传统实证思潮及其批判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第8期35-39,138,共5页刘晓明 罗子龙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08J-11);广东省高校人文社科基地重大项目(08JDXM75004)阶段性成果
实证传统在中国源远流长。本文认为,实证不仅是一种历史著述与学术研究的技术,也是一种理论思潮。这种思潮的核心就在于对客观性、确定性的追求。本文梳理了这一思潮形成的过程,以及其在演进过程存在的诸种问题,以便这一传统能在当下的...
关键词:实证 传统 思潮 批判 
从返身到反身:穿越大类教育与通识教育的深层理据被引量:7
《教育研究》2012年第8期62-66,共5页刘晓明 禹奇才 
当下高等教育的困境并不在于知识广博的欠缺,而在于如何让外缘性知识经由返身和反身的双重建构后,内化为具有认知意义的主体性的知识,并让此知识在返归于生活世界中获得创生。知识从返身到反身的四重建构路径为视界融合之重构、形上抽...
关键词:大类教育 通识教育 主体性知识 返身 反身 
中国文化视野中的味道与味觉被引量:4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60-64,共5页刘中南 刘晓明 
文章从味道的表达方式及味觉的隐喻两方面对中国文化视野中的味道和味觉进行考察。味觉作为人类共有的感觉,具有社交性感官的功能,也具有因为食物和性的联系所带来的隐喻,然而在中国文化中,味觉还有更为重要的含义。中国人以和为美的性...
关键词:中国文化 味道 味觉 隐喻 五味调和 淡味 
插图如何叙事——《煲老鸭》的插图与文本叙事被引量:5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8期75-80,共6页刘晓明 
广东省高校人文社科基地重大项目(08JDXM75004);高等学校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专项资金项目(2007B07)
《煲老鸭》是笔者新发现的一部晚清稀见通俗小说,国内外各大图书馆均未收藏。文章以此书为例,着重阐述了小说何以插图、插图如何叙事、插图如何可能等三个问题。《煲老鸭》中的插图不仅是为了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引起读者的审美愉悦,而且...
关键词:《煲老鸭》 成书时代 作者 
文献研究中语言学方法的限度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64-68,共5页孙向荣 刘晓明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08J-11)
学术研究中,语言学方法常常用于文献的断代研究,但是,这一方法是具有一定限度的。若干失误往往表现在方法论的预设,凡是某一时代文献没有记载的语汇就不属于该时代;且在语汇的时间层次、语言使用的差异性、语法的时间层次上皆有一定的...
关键词:语言学 文献断代 方法限度 
交互视野下的“文化遗产”与“濒危剧种”被引量:2
《文化遗产》2009年第2期141-145,158,共6页刘晓明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岭南濒危剧种研究"(项目批准号:05JJDZH251)阶段成果;广东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基地重大项目"俗文学形态关系研究"(项目批准号:08JDXM75005)成果
本文作为对岭南"濒危剧种"研究的理论思考,从交互视野的角度分别考察了"文化遗产"和"濒危剧种"。在"文化遗产"的框架下,我们确定了濒危剧种的历史传承、文化生态、剧目文本、表演音乐、传播交流等等研究路向。反过来,根据濒危剧种的考察...
关键词:交互视野 文化遗产 濒危剧种 
论“反身性”校园文化及其建构被引量:1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73-74,共2页刘晓明 
文章通过主体性的视角观照当下的校园文化,提出了建构"反身性校园文化"的理念。这种理念针对被异化的缺乏主体的物化校园文化,提出在自觉意识的层面让客体化的文化重返主体自身,使客体化的文化转化为主体自身的文化。从建构者、接受者...
关键词:校园文化 反身性 主体建构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