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春兰

作品数:18被引量:20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政治自觉孔子儒家教化师生关系更多>>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发文期刊:《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船山学刊》《牡丹江大学学报》《前沿》更多>>
所获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政治自觉的培养被引量:2
《机械职业教育》2016年第5期25-27,共3页周春兰 
江苏省教育厅2014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指导项目"政治自觉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项目编号:2014SJD368);2014年度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校级课程建设立项课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题编号:KC1408)阶段性研究成果
加强广大教师政治自觉的培养,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需要、教师队伍建设的需要、回应多元社会思潮对教师政治自觉挑战的需要。高校要严把教师聘用政治关,加强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培训、管理、示范引领和增强...
关键词:高校 思想政治理论课 政治自觉 
政治自觉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和对策被引量:1
《牡丹江大学学报》2016年第4期180-182,共3页周春兰 
江苏省教育厅2014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指导项目"政治自觉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4SJD368)
政治自觉视域下,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诸多挑战:受"去政治化""政治中立"话语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合法性受到了挑战;各种社会思潮涌入校园,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性受到了挑战;当前高校课堂中存在"呲必中国"现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
关键词:政治自觉 思想政治教育合法性 价值主导 高校教师 
论政治自觉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关系被引量:3
《甘肃理论学刊》2015年第4期31-34,共4页周春兰 
江苏省教育厅2014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指导项目"政治自觉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项目编号:2014SJD368);2014年全国机械职业教育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课题"‘中国梦’背景下高职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编号:SZ14B009)的阶段性成果
政治自觉与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促进的内在关系:人们普遍的政治自觉,能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更加有效的发展;随着思想政治教育的进行,人们的政治自觉又能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具体说来,政治自觉是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
关键词:政治自觉 思想政治教育 关联性 
论孔子师道尊严思想和师生平等观的矛盾统一被引量:3
《教育探索》2014年第7期1-3,共3页周春兰 
江苏省教育厅2013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2013SJBFDY069);无锡职业技术学院2012年度博士基金项目(BS2012-08)
由于孔子哲学"礼"与"仁"的关系有紧张的一面,使分别建立在"礼"与"仁"基础上的师生平等与师道尊严看似形成了一对矛盾。事实上,当我们站在"道"的层面,从"有道之世"的思维和方法来看,师道尊严与师生平等不仅不矛盾,而且实现了统一。
关键词:师道尊严 师生平等    
论子夏对孔子之“学”的继承与发展被引量:1
《广西社会科学》2014年第1期62-67,共6页周春兰 马德邻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博士基金项目(BS2012-08)
孔子论"学"丰富而精彩,子夏在此基础上又有重要发展:由"修己以安百姓"到"学以致其道",明确了儒者为学之目的论,点明了儒者的存在价值及实现这一价值的途径;由博学、好问、多思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提炼了儒者为学之方法论,其"博"...
关键词:子夏 孔子  继承 发展 
毛泽东对儒家学习观的批判、继承和超越被引量:3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年第11期44-48,共5页周春兰 杨雪琴 
重视学习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但"为何学习"、"学习什么"、"如何学习"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却有着不同的观点。在这个问题上,毛泽东学习观对传统儒家的学习观有着明显的批判、继承和超越特征。一方面,毛泽东以"学习古今中外为国家革命和建...
关键词:毛泽东 学习观 儒家 批判 超越 
从孔门师生的互相评价看师生的和谐交往
《牡丹江大学学报》2013年第7期136-138,共3页周春兰 杨雪琴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2012年度博士科研课题重点项目"先秦儒家师生观的当代价值研究"(项目编号:BS2012-08)的阶段性成果
师生关系是否和谐的表征有很多,他们之间的互相评价便是其关系和谐与否的重要信号。古代孔门师生之间,对对方的评价无论是赞誉还是批评、质疑,都是他们发自内心的且平等和坦诚的交流,由此鞭策对方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共同提高,从而形成...
关键词:孔门师生 赞誉 批评 和谐 师生关系 
论道家哲学的“无”——从老子到王弼的哲学史考察
《学术界》2012年第6期174-180,288,共7页周春兰 
在古代道家哲学中,"无"在不同时期的哲学家中都备受关注,但他们说"无"的侧重点不同。《老子》从追问万物的源头入手,提出了"有生于无"生成论构想;庄子否认了普通的知识及认识方式,提出了"不知之知"的最高认知层次;黄老在改造老子无为的...
关键词: 有生于无 不知之知 无为而治 以无为本 
前老子时期的“无”及哲学准备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34-38,共5页周春兰 
考察前老子时期"无"的诞生及发展轨迹,追寻"无"观念的上古知识和宗教源头,探寻它在甲骨金文中的使用及原始义,梳理这一语词在前老子时期文献中的衍生义,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无"由日常语词发展为哲学概念的准备过程。通过这些内容的考察,...
关键词:   前老子时期 老子 哲学范畴 
“性未善”:董仲舒教化思想的逻辑起点被引量:1
《衡水学院学报》2010年第5期36-38,117,共4页周春兰 
人性未善,待教而为善,这是董仲舒思考教化何以可能的逻辑起点。在他看来,"未善"的人性是个"质朴的东西",它包含着潜在的"善质"和"恶质"。教化在潜在的"善质"和"恶质"向现实之善恶的转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它一方面使潜在的善质转变为...
关键词:董仲舒 性未善 善质 恶质 教化 中民之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