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昌琪

作品数:4被引量:51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儿茶素除口臭口腔金盏菊玫瑰茄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理学医药卫生更多>>
发文期刊:《现代食品科技》《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中国中药杂志》《食品科学》更多>>
所获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4
视图:
排序:
儿茶素及其衍生物合成研究进展被引量:20
《食品科学》2018年第11期316-326,共11页陆昌琪 毛世红 童华荣 丁阳平 
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cstc2014jcyj A80024);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XDJK2014C159);西南大学博士基金项目(SWU111040);重庆市特色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能力提升项目(cstc2014pt-gc8001)
儿茶素具有抗肿瘤、抗氧化、抗病菌以及保护心脑器官等多种药理作用,这些药理活性主要由其多羟基结构决定,然而,多羟基结构也使儿茶素在中性和碱性条件下结构不稳定。儿茶素被人体摄入后会很快在生物酶作用下发生甲基化或糖苷化,研究发...
关键词:生物合成 化学合成 结构修饰 药理作用 研究展望 
溶剂辅助风味蒸发-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普洱茶干茶与茶汤的挥发性成分被引量:12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7年第6期2238-2245,共8页李季 肖凌 陆昌琪 毛世红 童华荣 
目的比较普洱茶干茶和冲泡后茶汤的挥发性成分,并测定特征性香气物质甲氧基苯的绝对含量。方法采用溶剂辅助风味蒸发对3个不同年份的普洱茶干茶和冲泡后茶汤的挥发性成分进行提取,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挥发性组分,并利用气相...
关键词:普洱茶 挥发性成分 甲氧基苯化合物 溶剂辅助风味蒸发 气相色谱-质谱法 
黄茶闷黄过程中主要化学成分变化的动力学模型被引量:9
《现代食品科技》2017年第2期107-114,106,共9页王治会 童华荣 岳翠男 李小嫄 马超龙 陆昌琪 
重庆市科委资助(cstc2013jcsf C80002)
研究黄茶闷黄过程中主要化学成分与色差在不同温度、不同含水量条件下随闷黄时间的变化规律,确定引起黄茶黄变的关键化学成分为叶绿素a、EGCG和ECG,并建立了叶绿素a、EGCG和ECG随闷黄时间、闷黄温度之间的动力学模型,以预测黄茶闷黄过...
关键词:黄茶 闷黄 化学成分 色差 动力学模型 
儿茶素氧化产物及形成机制研究被引量:11
《中国中药杂志》2017年第2期239-253,共15页丁阳平 陆昌琪 候宏晓 岑远建 童华荣 
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cstc2014jcyj A80024);西南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XDJK2014C159);西南大学博士基金项目(SWU111040);重庆市特色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能力提升项目(cstc2014pt-gc8001)
儿茶素是茶叶核心成分,对茶叶品质影响极大。儿茶素能进一步氧化聚合形成新的红茶多酚,但其形成机制仍然不太清楚。文章综述了低分子量儿茶素氧化聚合产物及其可能的形成机制,为进一步研究茶黄素类、茶红素类乃至茶褐素类化合物及儿茶...
关键词:儿茶素 氧化产物 形成机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