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阳平

作品数:22被引量:216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茶黄素类儿茶素衍生物药理作用衍生物合成更多>>
发文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理学更多>>
发文期刊:《中药药理与临床》《食品与发酵工业》《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农学版)》《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重庆市重大科技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菊粉调节能量代谢紊乱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食品科学》2019年第17期325-330,共6页胡婷 李键 张玉 王洪伟 赵欣 丁阳平 索化夷 
“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2018YFD0502404);重庆市社会民生科技创新专项(cstc2015shmszx80021)
随着人们膳食结构的转变,高脂、高能量膳食诱发的以能量代谢紊乱为共同特征的肥胖、糖尿病等相关慢性代谢疾病已经成为困扰全球的公共卫生问题。菊粉对预防能量代谢紊乱及其相关代谢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重要作用。本文从改善肠道菌群...
关键词:菊粉 能量代谢 机制 
儿茶素及其衍生物合成研究进展被引量:20
《食品科学》2018年第11期316-326,共11页陆昌琪 毛世红 童华荣 丁阳平 
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cstc2014jcyj A80024);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XDJK2014C159);西南大学博士基金项目(SWU111040);重庆市特色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能力提升项目(cstc2014pt-gc8001)
儿茶素具有抗肿瘤、抗氧化、抗病菌以及保护心脑器官等多种药理作用,这些药理活性主要由其多羟基结构决定,然而,多羟基结构也使儿茶素在中性和碱性条件下结构不稳定。儿茶素被人体摄入后会很快在生物酶作用下发生甲基化或糖苷化,研究发...
关键词:生物合成 化学合成 结构修饰 药理作用 研究展望 
乳酸菌与酵母菌对牦牛酸乳品质形成的影响被引量:3
《食品与机械》2017年第11期7-12,17,共7页喻铭佳 索化夷 李键 谢婕 赵欣 骞宇 丁阳平 张玉 
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编号:201303085);重庆市社会民生科技创新专项(编号:cstc2015shmszx80021);重庆市特色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能力提升项目(编号:cstc2014ptgc8001);重庆市功能性食品协同创新中心建设项目(编号:167001);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编号:XDJK2017D133)
为明确乳酸菌和酵母菌在牦牛酸乳品质形成中发挥的作用,以牦牛乳粉为原料、牦牛酸乳为发酵剂发酵酸乳,在发酵过程中分别抑制乳酸菌和酵母菌的活性,测定并比较正常发酵、抑制乳酸菌发酵、抑制酵母菌发酵酸乳的风味、口感、质构等相关指...
关键词:发酵牦牛酸乳 乳酸菌 酵母菌 理化性质 挥发性风味物质 
传统发酵牦牛酸乳中细菌素产生菌的筛选与鉴定被引量:12
《食品与机械》2017年第3期21-26,共6页张梅梅 索化夷 赵欣 骞宇 李键 丁阳平 张玉 
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编号:201303085);重庆市社会民生科技创新专项(编号:cstc2015shmszx80021);重庆市特色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能力提升项目(编号:cstc2014ptgc8001);重庆市功能性食品协同创新中心建设项目(编号:167001);中央高校基本业务费专项资金(编号:XDJK2017D122)
从西藏羊八井地区、云南香格里拉的传统牦牛酸乳中分离出26株乳酸菌,以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酿酒酵母为指示菌。采用牛津杯双层琼脂扩散法检测菌株的抑菌谱大小,并经过有机酸排除、过氧化氢排除、蛋白酶水解检测...
关键词:牦牛酸乳 乳酸菌 细菌素 筛选 鉴定 
传统发酵牦牛酸乳的品质形成规律被引量:7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7年第5期56-63,共8页廉桂芳 谢婕 赵欣 李键 骞宇 丁阳平 张玉 索化夷 
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303085);重庆市社会民生科技创新专项(cstc2015shmszx80021);中央高校基本业务费项目(xdjk2016A018);重庆市特色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能力提升项目(cstc2014pt-gc8001);重庆市功能性食品协同创新中心建设项目(167001)
传统发酵牦牛乳品质独特,营养价值极高,深受消费者喜爱。它是天然无污染的高端食品,也是藏区牧民的主要经济来源。总结牦牛酸乳的品质形成规律为标准制作提供依据至关重要。以采集到的传统发酵牦牛酸乳作为菌种发酵剂,以牦牛奶粉为原料...
关键词:传统发酵 牦牛酸乳 理化性质 挥发性风味物质 
儿茶素氧化产物及形成机制研究被引量:11
《中国中药杂志》2017年第2期239-253,共15页丁阳平 陆昌琪 候宏晓 岑远建 童华荣 
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cstc2014jcyj A80024);西南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XDJK2014C159);西南大学博士基金项目(SWU111040);重庆市特色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能力提升项目(cstc2014pt-gc8001)
儿茶素是茶叶核心成分,对茶叶品质影响极大。儿茶素能进一步氧化聚合形成新的红茶多酚,但其形成机制仍然不太清楚。文章综述了低分子量儿茶素氧化聚合产物及其可能的形成机制,为进一步研究茶黄素类、茶红素类乃至茶褐素类化合物及儿茶...
关键词:儿茶素 氧化产物 形成机制 
内源性痕量物质及其联合胶体对脂肪氧化的影响被引量:1
《食品与机械》2015年第3期242-245,255,共5页高伟 丁阳平 杨坚 
综述自由基链式反应机理,阐述油脂中常见的内源性痕量物质如氧气、水、自由脂肪酸、单甘油酯和甘油二酯等对植物油脂肪氧化的影响,并对具有表面活性功能的痕量物质在植物油中所形成的联合胶体对植物油的氧化影响进行总结。最后提出,在...
关键词:油脂氧化 内源性痕量物质 氧化机理 联合胶体 
川渝地区野生大茶树儿茶素和咖啡碱含量比较分析被引量:15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13年第2期379-382,共4页张凯 丁阳平 杨坚 
西南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XDJK2010C075);西南大学博士基金项目(SWU111040);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CSTC;2010BB1134)资助~~
以儿茶素类和咖啡碱含量为筛选指标,对川渝地区野生大茶树资源进行调查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茶样中儿茶素类和咖啡碱含量.结果显示:川渝地区野生大茶树儿茶素总量的变幅为8.028%-17.686%;酯型儿茶素含量的变幅为1.108%-15.454%,...
关键词:野生大茶树 儿茶素 咖啡碱 高效液相色谱 
小檗碱降糖作用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34
《中草药》2013年第6期763-769,共7页丁阳平 叶小利 周洁 楼乔明 练梦菲 罗赛 李学刚 
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CSTC;2010BB1134;CSTC;2008BB5257);重庆市重大科技专项资助项目(CSTC;2008AA5021);重庆市科委攻关项目(CSTC;2010AC5007);西南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XDJK2010C075)
小檗碱是黄连中主要药效成分,广泛用于治疗胃肠炎、细菌性痢疾等。近年来发现小檗碱通过提高胰岛素受体的表达、促进糖酵解、增强胰岛素敏感性、促进胰岛素的释放与分泌、增加肝细胞对葡萄糖的消耗等在降糖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由于其天然...
关键词:小檗碱 黄连 衍生物 降糖机制 构效关系 
儿茶素及其衍生物抗癌研究进展被引量:8
《中国中药杂志》2012年第17期2510-2518,共9页周洁 龚正礼 张凯 丁阳平 
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CSTC;2010BB1134);西南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XDJK2010C075);西南大学博士基金项目(SWU111040)
动物试验研究发现,儿茶素对不同器官肿瘤的形成及发展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作用机制研究显示儿茶素通过抗氧化、抑制相关酶活性及抑制信号传导等来抑制肿瘤细胞入侵、细胞增殖、细胞血管再生及转移,并诱导细胞凋亡。该文综述了饮茶与...
关键词:儿茶素 衍生物 抗癌 流行病学研究 机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