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海英

作品数:8被引量:3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外语系更多>>
发文主题:跨文化交际《美国牧歌》《灿烂千阳》二元对立解构主义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赤峰学院学报(科学教育版)》《凯里学院学报》《文教资料》《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福建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美国牧歌》中被“异化”的犹太移民
《文教资料》2018年第28期13-14,共2页戴海英 
在空间理论视域下,小说文本中物理性的城市、日常及人物本身都是可感知,具有实践性、象征意义的文学表征空间。菲利普·罗斯的代表作之一《美国牧歌》(1997)以美国新泽西州纽瓦克市为对象,利用象征和隐喻的手法,将之描绘成一个充满矛盾...
关键词:《美国牧歌》 空间视角 异化 
“跨文化交际”课程对于构建大学英语文化图式的指导意义被引量:1
《文教资料》2017年第18期175-176,共2页戴海英 
2014年度福建省教育厅社会科学B类研究项目“基于文化图式理论下的跨文化交际课程教学研究”(课题编号:JBS14321)
跨文化交际专业必修课程的目的在于:明确文化因素对跨文化交流的影响并增强跨文化意识和习得成功进行跨文化交流的基本技能,即明确语言与文化的关系。结合文化图式理论与大学英语语言学习的实践,将构建文化图式与该课程相结合。在课...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 文化图式 大学英语 
空间 身体 权利——《美国牧歌》中“瑞典佬”形象的解读
《考试周刊》2016年第98期18-19,共2页戴海英 
《美国牧歌》是当代美国文坛著名作家菲利普·罗斯精心构筑的一部美国悲剧,更是小说主人公塞莫尔·利沃夫以普通美国人“瑞典佬”的形象,努力构建美国田园生活,却遭遇梦幻破灭的悲剧。以空间、身体和权利的相关理论,分析“瑞典佬”这一...
关键词:《美国牧歌》 瑞典佬 形象解读 
基于文化图式理论下跨文化交际课程教学研究思考
《凯里学院学报》2014年第5期119-121,共3页戴海英 
2014年度福建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基于文化图式理论下的跨文化交际课程教学研究"(课题编号:JBS14321)
在一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引入和运用一种适当的理论作为教学活动的指导,可以使得该课程课堂教学的设计和实施更系统化,教学目的的实现更顺利。跨文化交际作为英语专业必修课程,其目的在于明确文化因素对于跨文化交流的影响并提高跨文化...
关键词:文化图式理论 跨文化交流 教学实践 
解读《美国牧歌》中的犹太式悲剧空间符号——家园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3期95-97,共3页戴海英 
《美国牧歌》是犹太裔美国作家菲利普·罗斯后期的代表作之一。这部作品的主人公赛莫尔·利沃是成功商人的犹太家族第三代,他努力想融入美国社会,建立美国牧歌式幸福家园,最终不得不面对梦想破灭的悲剧。本文试从"家园"这一空间符号在...
关键词:《美国牧歌》 悲剧 家园 空间符号 
《灿烂千阳》女性文化的解构分析被引量:2
《闽江学院学报》2012年第6期87-90,共4页戴海英 
旅美作家卡勒德.胡赛尼的小说《灿烂千阳》讲述了一位阿富汗女性的命运抗争历程,她不仅承受战争带来的困苦,更要忍受来自男权的压迫,她对命运的抗争诠释了解构主义对于男性/女性二元对立关系的解构。文章从主人公玛丽雅姆的生命历程及...
关键词:解构主义 二元对立 男性 女性 女性文化 
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引入文化教学模式的探讨
《赤峰学院学报(科学教育版)》2011年第1期174-175,共2页戴海英 
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在这一目标下纯英语语言教学模式使得英语这一学科在高职院校的课程设计中处于边缘化的境地。本文主要探讨在现今以"跨文化"为时代特征背景下,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进行文化教学...
关键词:语言教学 文化教学 跨文化交际 能力 
衔接理论在高等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福建高教研究》2007年第3期85-87,共3页戴海英 
传统的英语教学注重对语言知识的培养,阅读课曾被称为“词汇课”,它的教学中心在于词汇和语法,完全忽略了学生文章理解能力的整体发展。阅读中,读者直接面对的是话语,它的信息和常用模式是阅读理解的关键。在阅读中对语篇进行分析...
关键词:衔接理论 运用 阅读教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