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曦

作品数:7被引量:7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大连外国语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莫迪亚诺译介言说副文本另类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更多>>
发文期刊:《理论界》《社科纵横》《法国研究》《江汉学术》更多>>
所获基金: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法国汉学家蓝碁对中国戏曲的翻译与研究被引量:2
《四川戏剧》2023年第11期46-50,共5页刘曦 王大智 
2022年度辽宁省社科规划基金“法国汉学家雷威安的中国古典小说译介研究”(项目编号:L22BWW006);2020年度辽宁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互文性理论视阈下的莫迪亚诺作品研究”(项目编号:2020JYT0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在法国汉学界,蓝碁是翻译与研究中国古典戏曲的知名专家,为中国戏曲在法语世界的译介与传播作出了突出贡献。在翻译方面,他将《西厢记》《桃花扇》首次完整译为法语,并通过学术性导言、阐释性注释、附录等全面展现中国戏曲的独特魅力。...
关键词:蓝碁 法国汉学 中国戏曲 译介 研究 
“记忆”的另类言说:莫迪亚诺作品的副文本解读被引量:3
《江汉学术》2020年第6期86-94,共9页刘曦 宋学智 
辽宁省社科规划基金青年项目“后现代视阈下莫迪亚诺在中国的译介与接受研究”(L17CWW005);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全球伦理’与文学翻译:莫迪亚诺作品汉译研究”(2016JYT04)。
莫迪亚诺作品的“副文本”形式多样、内涵丰富,是作家“记忆的艺术”的有机构成部分。首先,他的作品标题具有多重象征意涵,通过有限的文字打开繁复的意义阐释空间;其次,作品副文本有效参与了作家独特的“自我虚构”叙事,在真实与虚构之...
关键词:莫迪亚诺 副文本 自我虚构 语图叙事 刺点 
“空白”的伤口:论莫迪亚诺小说中的大屠杀创伤书写被引量:1
《当代外国文学》2020年第1期89-97,共9页刘曦 王大智 
辽宁省社科规划基金“后现代视阈下莫迪亚诺在中国的译介与接受研究”(L17CWW005);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全球伦理与文学翻译:莫迪亚诺汉译研究”(2016JYT04)的阶段性成果。
“空白”构成莫迪亚诺大屠杀创伤书写的一大特色,它不仅是创伤人物的显著特质,也是反复出现的重要主题,其叙事结构与表现手法均是对大屠杀创伤的一种映射。叙事空白以“不写之写”再现幸存者的危机,空间空白以“不在之在”展现创伤的代...
关键词:莫迪亚诺 大屠杀 创伤 空白 
涉渡之舟:图像时代的翻译文学
《理论界》2019年第1期81-86,27,共7页刘曦 王大智 
国家社科基金"革命伦理与文学翻译--中国20世纪外国文学翻译研究(1898-1978)"(12CWW010)的研究成果;2017年度辽宁省社科规划基金"后现代视阈下莫迪亚诺在中国的译介与接受研究"(L17CWW005)的研究成果;2016年度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全球伦理与文学翻译:莫迪亚诺汉译研究"(2016JYT04)的研究成果
在"图像化生存"的景观社会,数码技术的"无所不能"与视觉文化的"无远弗届"鲸吞着翻译文学的"领土",带动了文学翻译的巨大变革。本文章从影视改编热、图文书的崛起、封面表达变迁三个方面论述文学翻译场域中图像与文字的张力:一方面图像...
关键词:图像时代 翻译文学 影视改编 图文书 封面变迁 
论共名时代译者的翻译伦理
《社科纵横》2018年第8期125-127,共3页刘曦 王大智 
2017年辽宁省社科规划基金"后现代视阈下莫迪亚诺在中国的译介与接受研究"(L17CWW005)阶段性成果;2016年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全球伦理与文学翻译:莫迪亚诺汉译研究"(2016JYT04)阶段性成果;国家社科基金"革命伦理与文学翻译--中国20世纪外国文学翻译研究(1898-1978)"(12CWW010)阶段性成果
在共名时代,赞助系统高度统一,文学翻译往往成为宏大叙事的派生。然而,意识形态的影响无法概括文学翻译的全貌,也往往忽略了译者的主体性因素。20世纪翻译文学史的经验表明,共名时代译者的翻译伦理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种:服从共名,消化共...
关键词:共名 译者 翻译伦理 
《暗店街》在中国的译介与启示
《法国研究》2017年第4期71-77,共7页刘曦 王大智 
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一般项目"‘全球伦理’与文学翻译:莫迪亚诺作品汉译研究";项目编号2016JYT04;大连外国语大学青年项目"清末民初法国侦探小说在中国的译介与接受研究(1898-1918)";项目编号2012XJQN25;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革命伦理与文学翻译--中国20世纪外国文学翻译研究(1898-1978)";项目编号12CWW010
法国作家帕特里克·莫迪亚诺获得2014年诺贝尔文学奖后,国内学术界及媒体迅速做出反应,对莫迪亚诺的作品进行多方解读,其"集束作品的核心"《暗店街》更是引起读者的广泛关注及讨论。本文通过梳理《暗店街》在中国的译介历程,探讨其作品...
关键词:莫迪亚诺 《暗店街》 译介 启示 
回忆废墟上的永恒追寻——莫迪亚诺和他的文学世界被引量:1
《社科纵横》2015年第11期109-112,共4页刘曦 
2012年度大连外国语大学科研基金立项青年项目"清末民初法国侦探小说在中国的译介与接受研究(1898-1918)"
2014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帕特里克·莫迪亚诺有着长达近半个世纪的创作历程,著作宏富。他以简短而深邃的文字,在想象和真实之间营造出一个现实与往昔交错的世界,从而在永不停歇的回忆与追寻中展现了"人类最难以捕捉的命运"。
关键词:帕特里克·莫迪亚诺 回忆与追寻 诺贝尔文学奖 文学世界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