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玲

作品数:14被引量:29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政治理论课道德叙事思政课高校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发文期刊:《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广东教育(职教)》《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教育与职业》更多>>
所获基金: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广州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广州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追赶与超越:中国式现代化话语范式的建构被引量:7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6期93-100,共8页毛玲 卢浪 
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2020JKDY065);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2022GXJK566)。
中国式现代化不断破解西方式现代化所面临的发展困境,以主动吸纳和批判借鉴的姿态,不断推动对资本主义现代化弊端的扬弃,逐步形成了“以现代化为话语内核、以实现民族复兴为话语语境、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话语属性”的中国式现代化话...
关键词:西方式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 话语范式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话语亲和力的价值、挑战与转化路径被引量:1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22年第6期123-126,共4页毛玲 王文涛 
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新时代高校思政课话语亲和力及其提升路径的研究”(2020JKDY065);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研究项目(2020GXJK515);2021年广东省职业技术教育协会课题(202103G30);广州市教育科学规划2021年度重点课题(202113693)阶段性研究成果。
思政课话语亲和力是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亲和力面临话语语境发生深刻变革,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话语机制存在表达差异,思政课话语场域出现时空割裂,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范式存在冲突等诸...
关键词:新时代 思政课 话语亲和力 挑战 转化 
“四史”教育融入“概论”课程教学的思考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22年第4期126-130,共5页毛玲 
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新时代高校思政课话语亲和力及其提升路径的研究”(2020JKDY065);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思政专项课题(2020-SZ-23);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质量工程项目(项目编号:2019-JG-16)的研究成果。
“四史”教育有效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四史”教育与高校思政课相融相通,是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需要和增强大学生“四个自信”的重要途径。把握整体性和倾向性并重原则、教师主...
关键词:“四史”教育 高校思政课 “概论”课程 
高校开放式课堂教学实践探索--以思政课“双主体”课堂教学为例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20年第3期174-180,共7页毛玲 王文涛 
2018年教育部高校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优秀教学科研团队建设项目“党的十八大以来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就和经验研究”(项目批准号:18JDSZK050);广州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项目编号:11B027);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2018年度院级重大专项研究项目“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路径研究”(项目编号:GDGM2018-ZDC-04)的阶段性成果。
"互联网+教育"新形势下,开放式课堂是更符合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生成长成才需要的教学模式。思政课"双主体"课堂教学效果问卷数据呈现了开放式课堂教学的实践成效。交互性是高校开放式课堂的本质属性,开放式课堂实效的来源在于师生之...
关键词:开放式课堂 “双主体” 教学实践 有效交互 
高校开放式课堂教学实践研究——基于思政课“双主体”课堂教学效果的问卷分析被引量:5
《高教学刊》2020年第3期186-190,共5页毛玲 
2018年教育部高校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优秀教学科研团队建设项目“党的十八大以来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就和经验研究”(批准号:18JDSZK05);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研究项目“广东高校大学生理想信念现状及教育对策研究”(编号:2018JKDY1);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2018年度院级重大专项研究项目“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路径研究”(编号:GDGM2018-ZDC-0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开放式课堂在“互联网+教育”新形势下是一种可行的高校教学改革的方向。高校开放式课堂教学实践数据显示是否能形成课堂的有效交互是开放式课堂的真正魅力所在。寻找课堂交互点是开放式课堂形成有效交互的前提;构建学生学习共同体是开...
关键词:开放式课堂 双主体 教学实践 有效交互 
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生命教育功能被引量:1
《教育与教学研究》2016年第6期61-66,共6页毛玲 郑向东 
2015年广州市哲学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课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生命教育功能研究"(编号:15Y45)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材和教学体系中蕴含着丰富的生命教育优势,作为承担当代大学生精神成长责任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承载生命教育的优势功能和助长大学生生命成长的服务功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生命教育功能的开发路径为:把助...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生命教育 生命成长意识 
生命哲学视阈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广东教育(职教)》2016年第6期7-9,共3页郑向东 毛玲 
本文系2015年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二五”规划项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生命教育功能研究”(编号:15Y45).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缺乏生命关怀:过于偏重于意识形态灌输,功能单一化、功利化,教育内容僵化,教育过程忽视学生主体性,教育方法单调刻板。生命哲学倡导通过对生命的思考来寻求生活的意义以及对人生价值实现的追求,它启发我们在...
关键词:生命哲学 生命关怀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道德叙事中的师生主体关系:“我—我”关系被引量:3
《教育探索》2015年第5期19-21,共3页毛玲 王文涛 
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2010tjk209);广州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11B027)
道德叙事中的"我—我"关系是充满信赖的平等关系,是充满自由的存在关系,是促进个体成长的体验关系。叙事文本和方式的选取、叙事空间的构建、对话生成和文本意义的解读道德叙事中生成师生"我—我"主体关系重要内容。
关键词:道德叙事 师生主体关系 “我—我”关系 生成 
提升道德叙事教学有效性的路径研究——以“基础”课为例被引量:1
《教育与教学研究》2014年第1期58-61,85,共5页毛玲 
2010年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道德叙事在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应用与实效研究"(编号:2010tjk209)
道德叙事成为高校道德教育发展的新范式和新路径,以道德叙事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具体教学实践为基础设计道德叙事教学实效性问卷调查,通过对调查问卷的数据分析探究道德叙事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实效表现,提出...
关键词:道德叙事 高校德育 “基础”课 学生主观精神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微博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思考被引量:1
《长沙大学学报》2013年第6期127-129,共3页毛玲 
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课题"微博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编号:2012-J-02
微博作为新兴的网络传播工具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一种新的实践载体。通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微博课堂"教学实践的探索,"微博课堂"可以成为对接课内课堂和课后课堂的有效路径和加强大学生情感教育的现实平台,同时能提高任课教师的...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 微博课堂 实践 思考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