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9AA11Z202)

作品数:7被引量:88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刘建新王开云林建辉封全保杨俊杰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交通大学中国北车集团北京交通大学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铁道科学技术研究发展中心更多>>
相关期刊:《交通运输工程学报》《振动与冲击》《西南交通大学学报》《中国铁道科学》更多>>
相关主题:组合列车重载组合列车重载铁路车轮踏面擦伤轮轨力更多>>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车轮踏面擦伤识别方法被引量:11
《振动与冲击》2013年第22期21-27,共7页李奕璠 林建辉 刘建新 王开云 陈双喜 
国家863计划资助项目(2009AA11Z2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075340);第12届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基金基础性研究课题(121075);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研究课题(2012TPL_T09)
为研究车辆车轮踏面擦伤的动态检测及识别方法,建立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模型及车轮擦伤模型,计算车辆动态响应;通过改进的经验模态分解(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MD)、Hilbert-Huang变换(HHT)分析方法研究正常车轮与擦伤车轮引起...
关键词:踏面擦伤 轴箱垂向振动 Hilbert谱 小波包 
基于组合预测模型的轮轨力连续测试被引量:7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12年第4期597-604,共8页李奕璠 林建辉 刘建新 
国家863计划资助项目(2009AA11Z2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075340);第12届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基金基础性研究课题(121075)
为了精确判断车辆的运行状态,提出了一种轮轨力连续测试方法.根据轮轨相互作用的特点,采用阈值判断法从测试数据中提取轮轨力的有效信息.针对轮轨力测试系统的时变性和不确定性,将动态测试序列作为灰色过程处理,提出用灰色理论对轮轨力...
关键词:轮轨力 车轮失圆 灰色模型 遗传算法 神经网络 组合预测 
车辆蛇形运动状态下重载铁路轮轨系统振动特性被引量:17
《工程力学》2012年第1期235-239,共5页王开云 刘鹏飞 
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研究课题项目(2008TPL_T04);国家高技术发展计划863课题项目(2009AA11Z202)
该文针对重载铁路货车车辆,从大系统角度,研究了蛇形失稳时的轮轨动态相互作用特征,仿真计算了当货车车辆以高于其非线性临界速度运行时的轮轨系统振动姿态。理论分析结果表明,轮对蛇形运动时,轮轨接触点在车轮踏面与轮缘根部交替变化,...
关键词:蛇形运动 轮轨 相互作用 重载铁路 动力学 
测力钢轨轮轨力连续输出算法被引量:5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11年第4期36-40,共5页李奕璠 刘建新 王开云 林建辉 王超峰 
国家863计划项目(2009AA11Z202);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研究课题(2009TPL_T07)
根据轮轨相互作用特点,利用地面测试数据的信息,采用阈值判断法提取有效的轮轨力数据。设计基于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的算法,用以处理不同测试单元处的轮轨力的非线性关系,用不同车轮不同作用点位置作用下的横、垂向力训练神经网络,实现...
关键词:轮轨力 测力钢轨 连续测试 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 安全监测 
重载组合列车机车缓冲器关键技术参数研究被引量:16
《中国铁道科学》2010年第3期76-81,共6页杨俊杰 常崇义 封全保 马大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875219);国家“八六三”计划项目(2009AA11Z202);铁道部科技研究开发计划项目(2008J009-C)
根据大秦线开行2万t重载组合列车对机车缓冲器可靠运用的要求,应用列车纵向动力学软件建立2万t重载组合列车多质点模型和缓冲器数值模型;按照列车紧急制动、常用制动和长大下坡道区段循环制动3种工况,分析比较机车分别装用DFC—E100缓...
关键词:机车缓冲器 重载列车 组合列车 纵向动力学 
重载铁路车轮踏面擦伤时的轮轨动态相互作用特征被引量:19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10年第3期52-56,共5页刘建新 易明辉 王开云 
国家863计划项目(2009AA11Z202);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自由探索自主研究课题(2008TPL_T04;2009TPL_T07)
运用仿真分析手段,考虑车轮踏面新、旧擦伤激扰,研究了重载铁路轮轨相互作用力、轨道结构位移及振动加速度的时、频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在车轮踏面新擦伤作用下,轮轨间将产生高频轮轨垂向力和低频轮轨垂向力,钢轨、轨枕及道床将产生低...
关键词:车辆工程 车轮踏面擦伤 重载铁路 轮轨动态相互作用 
重载组合列车机车车钩稳定控制试验被引量:21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9年第6期882-886,共5页杨俊杰 刘建新 罗世辉 封全保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875219);国家863项目(2009AA11Z202);中国铁道部重点科研计划资助项目(2008J009-C)
为控制重载组合机车车钩的动态稳定性,根据重载机车车钩稳定性的工作原理与车体和车钩的几何关系,推导了机车车钩最大自由摆角的计算方法.以某型机车装用DFC-E100型钩缓装置在大秦线牵引重载列车为例,通过改变列车的牵引重最、编组...
关键词:组合列车 机车车钩 稳定控制 最大自由摆角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