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4BZX052)

作品数:10被引量:64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邓安庆更多>>
相关机构:复旦大学教育部更多>>
相关期刊:《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道德与文明》《江苏行政学院学报》《文史哲》更多>>
相关主题:黑格尔伦理问题亚里士多德西方伦理学实践哲学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从“自然伦理”的解体到伦理共同体的重建——对黑格尔《伦理体系》的解读被引量:18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33-45,共13页邓安庆 
作者承担的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批准号:04BZX052);复旦大学"985工程"项目(项目批准号:EYH3155071)的成果之一
黑格尔耶拿时期的《伦理体系》手稿的发现,不仅驳斥了人们长期以来对他的思想缺乏道德的指责,而且为从这一古典实践哲学路径去解读他的哲学体系提供了可能。本文回应了西方学术主流从"承认理论"来解读这一著作的理解框架,指出从"自然伦...
关键词:自然伦理 自由伦理 绝对伦理 伦理共同体 
“以现代精神为妻的鳏夫”--论宗教现代性与现代伦理问题(下)
《道德与文明》2011年第1期70-75,共6页邓安庆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4BZX052);教育部复旦大学“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国外思潮研究”重点基地985项目(EYH3155071);教育部新世纪人才自助项目
众所周知,黑格尔是学神学出身,而作为图宾根神学院学生的黑格尔,却和他的青年伙伴(谢林等)都是当时自由主义运动的信徒。他们直接面对的是宗教启蒙的紧张氛围,还积极参与和以神学家施托尔(GottliebChristianStorr)为代表的新教...
关键词:宗教哲学 伦理问题 现代性 现代精神 法国大革命 黑格尔 神学院 自由主义 
"以现代精神为妻的鳏夫"--从德国宗教改革运动看宗教现代性与现代伦理问题(上)被引量:4
《道德与文明》2010年第5期31-40,共10页邓安庆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4BZX052);教育部复旦大学“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国外思潮研究”重点基地985项目(EYH3155071),教育部新世纪人才自助项目
现代伦理是在传统德性伦理衰落、基督教神学信仰式微情况下,依据各种理性的形而上学为基础而奠基的。在此过程中,基督教神学以世俗化为代价,不断改变自身的形态,以适应伦理精神的现代转变。但已经彻底转变了的世俗精神,有其自身的大地之...
关键词:现代伦理 宗教 现代性 灵魂结构 
从“形而上学”到“行而上学”:康德哲学哥白尼式革命的实质被引量:10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86-93,共8页邓安庆 
邓安庆承担的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批准号:04BZX052);复旦大学"985工程"项目(项目批准号:EYH3155071)的成果之一
从"知识"以"对象"为转移到"对象"以"知识"为转移的这种所谓康德"哥白尼式革命"并非单纯地是一种认识论的革命,而是一种新的哲学思维态度的确立。"旧形而上学""旧"就"旧"在"自然的认识方式"上,误以为"形而上学"是一种超验的"知识论";新...
关键词:哥白尼式革命 形而上学 行而上学 
第一哲学与伦理学——对莱布尼茨《单子论》的实践哲学解读被引量:5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19-25,共7页邓安庆 
作者所承担的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为04BZX052);教育部"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国外思潮研究"基地项目<后启蒙时代的伦理结构转型>课题(EYH3155071)的前期成果
以前的教科书上一般都把近代的形而上学说成是以"认识论"作为第一哲学的"知性而上学",通过对莱布尼茨《单子论》的解读发现,《单子论》根本不是一部认识论的著作,而是一种典型的"实体论"形而上学。这种实体论又不是以"已成"实体来构成...
关键词:单子论 行动 实践的形而上学 伦理-政治维度 
从康德的“启蒙论文”重新反思“启蒙的辩证法”被引量:3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5-10,共6页邓安庆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04BZX052)
由于"启蒙"伴随着现代化的整个过程,对"现代性"的批判实质上就是对"启蒙"的批判。说"启蒙"存在着"辩证法",并非什么深刻的思想。若要深入地思考"启蒙辩证法"这一"现象",关键的就不是简单地从"启蒙"宣导者的立场跳跃到"启蒙"反对者的立场...
关键词:康德 启蒙 理性 
伦理神学与现代道德信念的确证被引量:5
《文史哲》2007年第6期147-152,共6页邓安庆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道德理性与现代社会的合理化--德国古典理性主义伦理学研究"(04BZX052)
启蒙伦理学是在基督教信仰式微之后的世俗化过程中试图为现代人提供在现世中安身立命之基础的价值转型运动。康德伦理神学对于西方现代道德信念确证的意义在于:一是这种伦理神学信念的确证完成了宗教信仰的世俗化。二是它充分阐明了单...
关键词:启蒙伦理学 道德信念 神学信仰 理性信仰 现代性 
作为可能世界的至善——康德的文化哲学和体系建筑术的关系被引量:2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26-34,46,共10页格尔哈特·克勒姆林 邓安庆(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道德理性与现代社会的合理化--德国古典理性主义伦理学研究>(批准号为04BZX052)的前期成果之一
关键词:新康德主义 文化哲学 可能世界 至善 建筑 唯心主义 唯科学主义 哲学问题 
哲学的历史性与时代性——重新思考“哲学史就是哲学”这一命题的意义被引量:2
《河南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84-87,共4页邓安庆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4BZX052)
哲学思想的原创性既不在于重起炉灶、构造基础主义的所谓的“阿基米德点,”也不在于对现存的精神现象进行“非此即彼”的批判,而在于从对现存东西的批判理解中发现精神自身的内在历史性的生成机制。哲学的历史性昭示的是哲学自身的存在...
关键词:哲学史 历史性 时代性 知性逻辑 辩证逻辑 
西方伦理学概念溯源——亚里士多德伦理学概念的实存论阐释被引量:16
《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4期73-82,共10页邓安庆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道德理性与现代社会的合理化--德国古典理性主义伦理学研究>(批准号为04BZX052)的系列成果之一。
在亚里士多德的学科体系中,伦理学首先从实践哲学得到规定,而他的“实践”作为个体内在合目的性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实现的“行为”,是Dasein意义上的超越性本真实存活动,不同于现代意义上的与“理论”对立的“实践”。当亚里士多德把他的...
关键词:西方伦理学 概念 亚里士多德 实存论 实践哲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